科学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科学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科学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科学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科学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圣西门说过:对全人类来说 , 只有一种共同利益 , 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 , 必须重视科技的发展 。
新中国刚成立之初 , 百废待兴 ,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富强 , 隐姓埋名 , 不计私利 , 科教文卫体等各个方面的有志之士奔赴一线 , 付出汗水和青春 。
其中 , 就有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直冲科研前线 , 废寝忘食日复一日 , 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为祖国树立了强大的科技武器 , 让很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 , 树立了宝贵的“国士榜样”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的诱惑 , 人们在追崇“国士榜样”精神的同时 , 也滋生了一些不正之风 。
曾经浓厚的“国士榜样”精神被名利冲得日渐稀薄 , 有个别人甚至打着科研的旗号 , 成为中饱私囊的科研蛀虫 。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一语道破 , 直言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 且说中国科研道阻且长 。
李凯认为中国“863计划”失败的原因“科技兴则民族兴 , 科技强则国家强 。 ”一个国家要想长立于世界舞台 , 科技是重要基础 。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 就坚持科技强国战略 。 为了推动国内科技的发展 , 我国出台了诸多科研发展规划 。
【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1986年 , 世界科技发展浪潮风云迭起 , 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为顺应发展 , 国家制定了“863计划” 。 该计划实施以来 , 得到了不计其数科学家的支持 , 他们前赴后继无私奉献 , 促进中国科技取得跳跃式发展 。
“863计划”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 。 然而 , 李凯却给了国人当头一棒 , 他说 , “863计划”并不算成功 。
李凯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 , 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威望 。 虽然他是美国工程院院士 , 也常年居住在美国 , 但他也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因此 , 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格外关注 。
追星逐月日千里 , 创发研转生产力 , 见微知著搭航母 , 倒海翻江成利器 。 2016年3月 , 也就是“863计划”出台30年之后 , “863计划”完成使命 , 国家宣布终止该计划 。
至此 , 很多科研人员开展30年纪念庆祝活动 , 且沉浸在完成使命的喜悦中 。 此时 , 李凯直言不讳 , 表示 , “863计划”虽然有诸多令人欣喜的科研成就 , 让人骄傲 , 但从宏观来看 , 该计划是失败的 。
他指出 , “863计划”最严重的错误 , 就是混淆了两个概念 , 即“科研”和“创新” 。 何为“科研”?即将金钱转化为知识 。 那又何为“创新”呢?则是通过知识的支撑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
多年来 , 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 , 实属错误 。 在“863计划”中 , 全部关注点都在“科研” , 完全忽略了“创新” 。
为了证明他的说法 , 李凯还拿出一份数据 , 该数据显示 , 自1986年到2013年 , 我国将2500亿美金投入到科研上 , 投入总量仅次于美国 。 在高投入下 , 我国科技在各个领域都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 培养了出了数以万计的科研人才 。
同时 , 我国科研论文发表的总量 , 在世界排在首位 。 从这个角度而言 , “863计划”的贡献是巨大的 。 但从中看到的“创新”却少之又少 。 很多领域缺乏促进行业发展动力的实践 , 更缺乏创新理念 。
如果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能与实践结合 , 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 , 那所谓的理论成果也只能是海市蜃楼 。
李凯还强调 , “863计划”主要通过拨付经费支持科研 , 但正是此举 , 使得科研界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 , 各大院校甚至以科研经费论成败 , 这产生了一窝蜂现象 。 对今后的科研发展极其不利 。
在这样的风气的影响下 , 我们看到 , 国内沽名钓誉的所谓科学家越来越多 , 拿着国家数以百万计的科研基金 , 却根本做不出科研成果 , 众多科研资金的流向耐人寻味 。 面对名利和安逸 , 很多国内科学家都沉沦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