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小学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小学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本册教学目标:(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 , 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 从小树立远大目标 , 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 ,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 , 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 , 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 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 ,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 , 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 , 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 , 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 , 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 , 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 , 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 , 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 , 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 ,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 , 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 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 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 , 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 , 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 做到语句完整 , 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 ,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 做到语句比较通顺 , 态度大方 , 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 , 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 能复述课文 , 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 能不出声 , 不指读 , 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 , 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 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 , 初读课文 , 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 , 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 , 开始学习习作 , 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 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 , 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 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 , 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 , 书写马虎 , 学习懒惰 , 怕吃苦 , 依赖思想严重 , 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这学期 , 我们四年级的老师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 , 力求全年级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 , 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 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三、教学措施:1、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 要严格规范、落实到位 。3、要明确课本中作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 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文教学 。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 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单元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第一单元 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1、老师 , 您好!2、但愿人长久3、古诗两首4、秋天△习作1练习113第二单元 3-5 5、天安门广场6、徐悲鸿励志学画7、虎门硝烟△习作2练习29第三单元6-8 8、泉城9、九寨沟10、田园诗情11、桂花雨△习作3练习311第四单元 9-11 12、开天辟地13、普罗米修斯盗火14、一路花香△ 习作4练习4910 期中复习及考试 , 五一放假四、教学进度安排:单 元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第五单元 12-13 15、说勤奋16、李时珍夜宿古寺17、维生素C的故事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习作5练习511第六单元 14-15 19、诚实与信任20、珍珠鸟21、九色鹿△ 习作6练习69第七单元 16-17 22、雾凇23、春联24、古诗两首△ 习作7练习7918-19 期末复习、考试五、习作计划:课次 内容 要求1 写一个自己想设立的节日 写清想要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 , 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2 写一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 , 写出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3 学写书信 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 , 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4 写几段话 , 学习使用象声词 通过一件事的叙述 , 一个场景的描写 , 用上几个象声词 。也可根据听到的声音 , 进行合理想象 。5 X X的自述 用“X X的自述”形式 , 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 要写得生动具体 。6 编卡通人物故事 从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中挑选一两位 , 通过想象 , 重新编个故事 。7 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 根据所提供的文字和照片 , 写一篇短文 , 再现当时的情景 。六、补差计划:(一)指导计划为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 , 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 , 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 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 , 形成语文基本能力 。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制定目标: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 ,  帮助差生取得进步 。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 , 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 。(三)定内容: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 , 会做题 , 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 , 写话至少能写得出 , 可先布置他们摘抄 。仿写 , 后独立完成 , 保证每个差生有话可说 , 有文可写 。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堂上创造情境 , 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辅差对象:赵围围 赵虎 李富 徐淑仪(五)主要措施:l.课外辅导 , 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 , 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 , 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 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 , 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 , 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 , 并鼓励其继续进取 , 在优生中树立榜样 , 给机会表现 ,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 , 给予正确引导 , 朝正确方向发展 , 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 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 , 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 , 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研究专题:从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感悟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以来 , 我们欣喜地看到 , 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 ,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 。比如 , 很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 , 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 , 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 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 , 查一查字典;很多课堂上 , 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 , 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 , 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 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 , 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 , 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 , 教应为学服务 。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 , 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 , 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 , 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 , 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 , 自主意识 。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 以自学为主 , 以读书为主” 。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 , 提出疑难困惑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 , 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 , 针对性 , 实效性增强 。这样 , 问题由学生提出 , 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 , 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 , 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 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自主学习 , 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 , 发展思维 , 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 。“学起于思 , 思源于疑” , 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 ,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 , 有了疑问 , 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 , 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小疑则小进 , 大疑则大进” 。发现问题提出来 , 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 , 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 。每发现一个小问号 , 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 , 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问题愈多 , 好奇心愈强 , 兴趣愈浓 , 注意力就愈集中 , 思维就愈活跃 。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 , 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 , 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 , 情绪高涨 , 其乐无穷 。让学生自主学习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 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 , 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 , 脑子转起来 , 思维活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 , 要发现问题 , 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 , 一边领会一边揣摩 。否则读了之后 , 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 发现不了问题 。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 , 读后才有获 。此外 , 让学生质疑问难 , 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 , 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 , 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