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小学手抄报
文章图片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文章图片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文章图片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文章图片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
文章图片
节日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二手房销售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手机销售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手术室护士2022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手术室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手术室2022年度工作计划书范文
- 祝福语|重阳节快乐贺卡祝福贺词
- 祝福语|九九重阳节给长辈送礼物祝福贺词
- 祝福语|早晨手机群发祝福短信
- 祝福语|庆祝重阳节企业微信祝福短信
- 青少年平安知识手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