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总台主播“阵列集结”背后,只是夏日才艺“神仙打架”的开始( 二 )


“young”出来的青春格局
在创意表达中放大影响力
为什么一个新平台的新节目能够收获如此声量?
一条来自网友的评论或许能够回答问题:“总台越来越聚焦年轻受众了。”
《央young之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young的内涵做支撑,不断扩展了节目的维度和内涵。正因如此,一个个环节和表演也往往更加具有细节和可探讨性。正是在这种持续的氛围感染中,共鸣得以引发,young的多重精神也得以再生产。网友们都在感叹,“就喜欢这样有活力又是正能量的综艺!”
主播|总台主播“阵列集结”背后,只是夏日才艺“神仙打架”的开始
文章插图

节目依靠富有策略性的运营规划,以央视频端的内容为出发点,激活受众和营销两大维度,双线并行,高效融合全网传播,推动“总台出品必属精品”的价值理念加速前进。首先是节目选择了王冰冰和庄晓莹两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采访人员,一位靠甜出圈,在面试中不断释放自己的“隐藏技能”让网友们直呼“这不就是我嘛!”;一位飒气十足,一段张口就来的大国重器贯口和肉眼识枪技能再次圈粉无数。
能够看到,《央young之夏》不只是一场临时的总台主播才艺汇演,而是对青年文化进行全新输出,旨在用电视文艺的手段在新媒体短达成一种持续的诠释,共同探索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互动新场景和新价值。正因为夹杂着趣味生动的表达,让观众能够更加感同身受,“小时候因为被逼着学二胡还挨过打,但是撒老师您让我对二胡重新有了亲切感。”
主播|总台主播“阵列集结”背后,只是夏日才艺“神仙打架”的开始
文章插图

融媒体传播与大小屏互动也是这次节目的一大亮点,使得总台主播的才艺嘉年华变成了全民参与的事件。
许多传统媒体所谓的年轻化创新,仅仅是借用一些时髦元素的“皮毛”,包裹的还是老套的表达,但实际上和青年没有太大关系,也无法吸引青年观众。节目中,以凡尔赛著称的撒贝宁更是把凡尔赛发挥到了极致。在助理面试环节,把自己这些年在总台主持过的节目名字都写在他的大衣外套里了,嘴上还不停说着“不值一提”——正是这种反差让观众捧腹大笑。
主播|总台主播“阵列集结”背后,只是夏日才艺“神仙打架”的开始
文章插图

《央young之夏》回到新媒体和青年文化的语境里,通过极具年轻观众人气的总台主播演绎,有趣生动且节奏活泼的视听表达形式,让对青春态度的认知和解释真正回到青年中去。以内容长尾效应为核心,《央young之夏》在价值传播上的想象力进一步扩展,在内容为王、传播开路的趋势下,央视频的上下游联动能力将更具潜力,未来空间无限。
首档综艺也良心
蓄势待发的“神仙打架”更值得期待
作为总台推出的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能及时洞察综艺市场的新变化快速进行主题创作,并在全网展现出巨大声量,这也与央视频自身的用户洞察息息相关。
主播|总台主播“阵列集结”背后,只是夏日才艺“神仙打架”的开始
文章插图

青春不仅能够跨越不同的圈层文化,还能跨越职业、性别和年龄。光是三位队长康辉、月亮姐姐和尼格买提,就能承包各个年龄层的总台记忆。事实上,《央young之夏》正在破除这些外在的门槛壁垒,通过总台主播带动更多年轻群体寻找到“young”的内核,重新焕发生命力。
《央young之夏》的融媒体传播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总台构建起传播营销的全链路闭环,其话题效应及不同内容圈层的联动效应,以及用户在互动中发声形成影响节目口碑的舆论场。也正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未来央视频在综艺创作上的巨大潜力。
但这一切刚刚才开始,主播们的集结才代表一种灵感的开始。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期待,“‘央’还是办少了,赶紧准备央young之秋”。在这次《央young之夏》将总台40余位王牌主播分为4个战队集结完毕之后,他们也将分组进行歌舞、戏曲等形式的才艺表演比拼,更激烈的“神仙打架”也将在8月21日公演之夜上演。
基于这样的表达,《央young之夏》打破对媒介传统的想象,而主播们的嘉年华也才刚刚开始,更多实现真实自我的互动过程,也将越传越开,创造属于我们独有的青春浪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