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张文雄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 , xjp同志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 , 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这不仅是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然而近年来 , 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弱化趋势 , 甚至被人们戏称为有名无实的“空炮”、“哑炮”、“礼炮” 。因此 , 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身作则 , 严于自我批评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 批评和自我批评之所以开展不起来 , 主要难在自我批评 。而自我批评之所以难 , 原因在于领导干部律己不严 , 没有以身作则 。那种讲问题舍本逐末、避重就轻 , 查原因虚与委蛇、以空对空 , 挖根源就事论事、患得患失的所谓自我批评 , 既起不到提高思想觉悟的效果 , 也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 , 只能称之为花架子、走过场 。自我批评是对自己的解剖 , 必须眼睛向内、刀口向里 , 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细里查 ,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往深处挖 。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越全面 , 越能取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对原因的分析越深刻 , 越能认清问题的实质 ,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自己的问题不放过 , 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既是教育 , 也是带动 , 更是约束 。无私无畏 , 敢于开展批评 。批评就是揭伤疤、戳痛处 , 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但只要无私 , 就不会怕东怕西 。要有坚持原则的正气 , 做到讲党性不徇私情 , 讲原则不讲关系 , 讲事实不留情面;有不怕得罪人的勇气 ,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 , 心底无私 , 出以公心 , 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有直面矛盾的胆气 , 在矛盾面前不学泥瓦匠——和稀泥 , 不学木匠——睁只眼闭只眼 , 而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 坚决抵制好人主义 , 克服庸俗作风 。襟怀坦荡 , 乐于接受批评 。一些党员干部不愿开展批评、不敢开展批评 , 客观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应的环境 , 特别是领导干部包括“一把手”缺乏接受批评的诚意 。领导干部接受批评态度诚恳 , 相互批评就会中肯 。对待批评意见 , 无论来自何方 , 也无论什么内容 , 只要批评得对 , 就应该接受、整改;即使批评得不准确 , 只要不是恶意攻击 , 也应该宽容对待 。领导干部以虚怀若谷的态度、闻过则喜的胸襟来对待批评 , 就能听到真话、实话 , 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能正常开展起来 。反之 , 如果“老虎屁股摸不得” , 一听到批评就“跳” , 就认为是挑刺、闹不团结 , 久而久之 , 必然会万马齐喑 , 失去监督 , 产生腐败 。动之以情 , 善于进行批评 。党内批评必须严肃认真 , 但也应该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种情体现在实事求是、客观公允上 , 做到既不偏宽、也不偏严 , 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 , 绝不可把一般问题说成严重问题 , 把认识问题说成政治问题 , 把偶然的、个别的错误说成一贯的错误 , 给人戴不切实际的“大帽子”;体现在与人为善、真心帮助同志共同提高上 ,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 原则问题不马虎、小是小非不纠缠 , 以善意的批评、劝告和帮助 , 使被批评者感到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体现在讲究方法、把握分寸上 , 把公开批评和个别提醒结合起来 , 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 , 把握时机、火候和分寸 , 既指出问题又提出改正建议;体现在坚持民主平等、团结和谐上 , 营造宽松氛围 , 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 允许被批评的同志解释、申辩、保留意见甚至反批评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30日 07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