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由来与习俗( 二 )


谚语“二月二 , 龙抬头” , 也是来自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相传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 , 玉皇大帝就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 。可是这小龙贪玩 , 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 。有个小伙子 , 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 , 把河水给搅浑了 。小龙不服#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气 , 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比试一番 。结果 , 小龙被击败 , 只好播雨 。其实 , 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 , 百虫开始苏醒 。所以俗话又有“二月二 , 龙抬头 , 蝎子、蜈蚣都露头 。”昨日又正好是周末 , 大街上的人们更是比往常多 。商店 , 超市里也多了一些果子 , 炒豆子之类的食品 。自唐朝起 , 中国就把二月二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 , 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 , 在这一天要吃炒豆子之类的点心 , 称这是“富贵果子” 。这样的风俗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由来与习俗】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 , 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春龙节 , 年就要在这里画上一个恋恋不舍的句号 。
“二月二 , 龙抬头 , 大仓满 , 小仓流” , 小时候就是听着这样言简意丰美丽如歌的谚语一路走来的 。据说 , 二月二这一天龙角星将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 是苍龙登天之日 , 传说掌管降雨的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 , 俗称“龙抬头” 。龙不抬头天不雨 , 所以 , 农耕为生的人们会在此时祈求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
于是 , 二月二这天便由“龙抬头”而衍生出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 。
“二月二 , 剃龙头” , 留了一个正月的头发终于可以剪掉了 , 而且还能得到好彩头 。这一天 , 最忙的地方就是街头巷尾那些大大小小的理发店 , 从早到晚 , 门庭若市 。大人孩子排着候着 , 剪去冰冷厚重的严冬 , 迎向清爽明媚的春天 。
在饮食上 , 北方还有“二月二 , 啃猪头”的传统 。年前备好的猪蹄儿猪头 , 要在此时拿出来收拾一番 , 用火燎掉猪毛 , 用刀刮去污秽 , 把硕大的猪头分开 , 和猪蹄儿一起放在大盆里泡上两天 , 只等二月二放在大铁锅中烀好 , 大快朵颐 。
在弥漫的香气中 , 曾经的我们用粘满猪油的手 , 寻找猪头中那对像燕子一样轻巧好看的骨头 , 以及猪蹄儿里面带给我们无限欢笑的玩具——嘎拉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