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讲座心得|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三 )



第二是和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起点,分析学生的优点 。让每一位在班集体中的学生都有所作为 。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长处,需要教师很大耐性 。而身为人师,自古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果起码的耐心都没有,就会丧失应有的师道尊严,更会丧失学生对教师应有的尊重 。我认为光有一定的耐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策略,帮助学生发展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给自己制定可行性目标 。魏老师“帮助孩子成长,别逼着孩子成长”很有道理,之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有逆反心理,无外乎没有找准自身的位置,不能为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从而不能激励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 。

魏老师民主教育的第三点是一定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这里所说的人性,是要回归到人的最真最纯的层面上来 。魏书生举例:爱国爱人民和爱社会,首先要从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开始,知道爱自己的父母,才能谈得上爱国爱人民爱社会,否则是一句空话 。如果只是挂在嘴边或是一味喊口号,做做形式根本就不是教育的初衷 。所以人性的真善美是要求发现和发展的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因为个性的发展能够造成差异,而只有差异性教育或者说因材施教才能更大可能地成就更全面的人才,更好地使学生发现自己,同时更好的形成差异性人才 。发展个性也是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

魏老师民主教育的第四点是要多和学生商量 。我所理解的是要和学生交流,交流和沟通能很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起点,从而使学生利用自己的优点为班集体和他人多做事做好事 。所谓“责任感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种做事的责任感也会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交流也得有个准则:不难为任何学生,也不放纵任何学生 。沟通要求为师者放下架子,能和学生平视对待,能和学生坦诚地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消除很多不良的学习因素,从而不浪费任何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 。当教师的只有勤于和学生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做到师道尊严 。

魏老师最后强调民主教育的三个“守住”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魏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的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 。要想把这“三个守住”做好,就得先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为什么教?”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在他那个时代的回答是“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教” 。也就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 。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是为了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教育的思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教什么”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就已明确提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而我们教育工作者今天的任务是:教人做人做事,教人做圣人做好事,教人追求真、善、美 。“怎么教”“怎样学”的问题,我们的先贤——孔子,早就为我们解答好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复习、练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魏老师对此持肯定态度,并说“古代这样,现在这样,再过一万年,一个字也不改变 。”我们教不好、学不好,就是在执行落实这十六字上出了问题,就是没有守住传统的常识,就是丢弃了根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