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作文教学|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潘美香

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系统》,对于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充满了敬叹 。在此之后又有幸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更是感触颇深,对于管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过程的详细细节更加期望深刻了解 。开学后学校领导为我们购买了管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 。急切地阅读后对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管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构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和理论系统 。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全书没有什么理论说教之的枯涩呆板,有的是作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操作实践感 。管老师是一个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大、做久、做深入的人,在教学中处处留心,教学中处处都很细,各种制度制定的有条理,落到实处,使他所教的孩子受益匪浅 。他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教师指导、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创建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以《班级作文周报》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这套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周密,而且欣喜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实在非常有教学实践借鉴作用 。

一、作文是表达的需要

管老师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文章中这一段话意味深刻“语文教学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唤醒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煤炭驾驭语言,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言语创造的乐趣 。”为此,管老师创办了《评价周报》,从确定出版日期,到录稿规则、排版细节,从三大动力系统,到十四大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以及每一个里面生发出来的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在此期间管老师那种类繁多催人奋进的金点子,真是周密详尽,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不停地更新、完善,以期为孩子们创设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

二、关注内心“找米下锅”

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想方设法为学生架桥铺路,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自己在教学中曾经也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要让自己有一双慧眼,但大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生搬硬套 。但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较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动力问题,为了解决“作文无米”的问题,他教给学生两个“绝招”:一是“推想法” 。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今天我哭过了吗?今天我笑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争论过吗?今天我学到新东西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二是“静默法” 。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 。人,一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 。这些跳出来的事,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着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记录的事 。他把这样的方法,称为“内视” 。他认为“内视”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灵;()关注的不只是外在,更有丰富的内心 。事情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说到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感受 。学生有了真正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怎么会“无米下锅”?学生发现、积累素材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关注生活的意识会也会越来越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