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大观念|《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
深圳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 。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喊出了变革的时代强音,走出了科学的发展新路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观念给深圳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
对深圳的崛起,我们有欣喜,有震撼,但更多的是困惑,这个昔日的渔村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带着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深 。
观念时时皆有,处处可见,它是精神的内核,人群意向的集中表述,它是实践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观念是她的灵魂,用观念解读城市,是全新的视角,更是经历后的理性总结 。
《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看似总结了深圳30年来的改革实践,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借由这本书推广到了全国,它比深圳的高楼大厦更让我们触动 。深圳的种种观念犹如冲破思想禁锢的声声春雷,顶着风险应运而生,虽饱受非议,但在践行的风雨中却始终屹立不倒 。
由"蛇口之父"袁庚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折射了"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 。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神话就是这个观念最好的例证,蛇口的今天,就是对这句口号作出的最好诠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口号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出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 。这个口号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普通的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如果他们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与其空谈,不如实干,"行甚于言"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
不"敢为",何来"天下先"?"敢为天下先"体现着革新者果敢、坚定的意志,召唤和勉励变革的勇气与创新行为,它既是革新者的自我期许,也是革新者的社会诉求 。深圳三十年创造的无数"第一",就是对这种精神的最佳诠释 。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深圳自出生之日起,即衔有改革创新的使命,局部带动全局,小创新带动大创新,深圳作为解放思想的先锋官,从单一路线的经济改革升级为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的宏观目标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更加可持续,这座城市正在受益于改革的成果 。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2000年,深圳率先创办读书月,引导和推动全面阅读 。无处不在的读书活动,温暖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们 。热爱读书,是深圳经济发展转型的先声,也是深圳文化自觉的标志,它最终追求的,是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六十大寿祝福语简短精辟短信
- 祝福语|祝长辈六十大寿祝福语
- 祝福语|八十大寿祝寿词简短祝贺词
- 祝福语|八十大寿祝福语简短精辟祝词
- 祝福语|七十大寿祝寿词祝福语
- 祝福语|给长辈的七十大寿祝寿词
- 观念的力量读后感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读后感
-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 观念的力量|观念的力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