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落地|读《执行力落地》有感
先哲们关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了谁争论了许久 。马克思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两者对立统一 , 相辅相成 。《执行力落地》作者耿启亮先生显然是深知此点 , 并将此作为执行力落地的理论基础 , 即执行力三角 。执行力三角强调信息决定意识 , 意识决定行为 , 行为可以用于获取信息 。我们知道 , 信息是物质的、客观 。员工的意识是精神的、主观的 。员工接收到的信息决定了员工的意识 , 员工的意识作用于员工的行为 , 行为是客观的、物质的 。这一过程是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类实践活动就是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企业管理-当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耿先生紧紧抓住这一本质 , 在企业落实执行力方面告诉人们如何更好的完成这一交互过程 。他告诉我们 , 要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去影响员工的行为 , 以便达到业务目标 , 即物质-意识-物质的作用过程 。我们要想管理好员工的行为 , 最佳切入点便是把握好决定员工意识的物质 , 即信息 。他用大量篇幅说明如何管理好信息 , 近而间接管理好员工的意识、行为 。
关于信息管理 , 耿先生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讲 , 在某校园内草坪旁立块醒目的牌子写道:花草含笑人勿恋情 , 但草坪依然被踩踏 。一个有石板路的草坪却未被踩踏 。其实类似的标语牌我们经常会看到 。这些都是不让人们做什么 。不让 , 代表一种堵的思路 , ()就如同鲧筑坝堵水一样 ,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耿先生提倡疏导的思路 , 非堵的思路 , 即石板路思路 。疏导意味着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 比堵的方法更贴近目标 , 更贴近执行者的立场 , 更方便执行者执行 。站在执行者角度思考 , 让执行者方便快捷地就可以按要求执行 , 这样执行阻力最小 。
感悟这一原则之后我想到了我们的档案管理 。目前档案填写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 , 填写项目众多 , 各项分类众多 , 让填写者无所适从 。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位填写者背下所有分类 , 明白各个项目的含义 , 所以 , 在填写档案时 , 我们要在填写者需要知晓项目含义时能获得提示 , 在需要知道分类时能快速获得帮助 , 在此基础上 , 要能够引导填写者正确填写 , 这可以是样例 , 也可是带有提示功能的电子流程协同软件 。要做到了这些 , 我们的档案填写会更加规范 , 我们的档案制度、要求就能更好地落地执行 。有感》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