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读后感|《鲁迅杂文》读后感


单位的书柜上不经意多了一本《鲁迅杂文精编》 , 想起了昔日读书时代的《朝华夕拾》 , 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热爱自由向往的生活 , 便拿着翻看起来 , 鲁迅先生的文采非比寻常 , 嬉爱辰骂皆成文字 , 某些论点上更是一针见血的犀利 , 一口气下来读了十多篇 , 就这样间隙的一直读着 , 某天竟忽然嫌隙起来 , 杂文的字里行间 , 缺看不到几句称颂的话 。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 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他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 。希望自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 , 不希望整日在父母的管束中生活着 , 这正是儿童期间所希望的 。曾几何时 , 我已经远离了童年 , 进入了青年 , 每天都活在在这忙忙碌碌、纷纷扰扰的工作之中 , 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 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 , 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 , 还是记忆犹新 , 忍俊不禁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 , 小时候游乐场地现已变成高楼大厦 , 我和儿时小伙伴们都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奋斗 , 因此对大自然的接触也少了许多 , 但我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始终如一 , 向往自由 , 这也许就是我和鲁迅先生的相似之处吧 , 让我在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感触颇深 。

书中头几页的出版说明中讲到鲁迅可以说骂了 , 但他骂从不对被骂对象的外形上加以丑化 , 而是打击、剖析:从政治、道德、精神方面 , 结论予以最本质的揭露 。相比那些优美的散文来说 , 杂文激烈了许多 , 尖锐了许多 , 原本一门心思的扎了进去 , 读到会意处 , 不忘会偷笑几声 , 而后的偷笑少了 , 文字在视线里渐渐模糊 , 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 , 竟然不知文意 , 在也读不下去了 , ()骂的堆筑的太高 , 作为读者我难免也要发几句牢骚 , 写上几段感慨 。况且这些文字确实激烈又尖锐 , 在短的时间太过频繁的阅读 , 会有一定的反面效应 , 一件事物关注的太多 , 即便是好的 , 可能也会变了味道 。然而它真的变了味道 , 物极必反 , 在此 , 虽无这般夸张 , 但是要懂得如何适可而止 。书 , 要慢慢的读 , 闲暇之余 , 翻将几页来看 , 倒也意味深长 , 耐人寻味 。嫌隙的也并不是文字本身 , 而是自己在文字基础上附加了个人的情感 , 报喜不抱有 , 见好不见坏 , 在长篇读之后 , 精神疲乏 , 需要另类的轻轻的文字来解脱释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