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

今天我要讲的是马克思所拥有的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精神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坚持不懈,勇敢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人,而且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

未读《马克思的故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马克思生活中曲折与艰难 。读了之后,我才发现不管生活如何为难他,他都能够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 。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同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对其母亲的孝心令人敬佩和感动 。故事中的主人公叫***,现年62岁,是**镇**村极其普通的垃圾清运人员,在工作时间里,他和别人一样,踏实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但是,除了工作以外,他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20余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年老母亲身旁,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 。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村里人的称道,实践了中华民族尽孝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子"的典范形象 。照顾老人一两天并不困难,难得是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而***就是这样一位有恒心、有孝心的人 。陈玉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全靠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弟姐妹4人,艰辛可想而知 。今年母亲已经是96岁的高龄,行动不便了,有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 。陈玉生面对这样的困难丝毫没有退缩,反而照顾的更加卖力与用心 。

马克思的奉献精神令我们叹为观止 。马克思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时,过的是流亡与贫困的生活 。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被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驱赶 。由于生活贫困,他们的孩子早早夭折了,他为无数家庭谋福祉却独独忘了自己,长期的超负荷写作和工作让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已,但稍微好点了他便开始工作 。他之所以那么努力是希望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好 。在陈玉生身上我们也能发现到他的奉献精神 。

老年人的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常有发生,陈玉生为此十分注意饮食,为了母亲的健康,他毅然改掉了自己多年嗜辣的习惯,每天都亲自要把饭菜盛好端给母亲,一天三顿,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每天晚上,陈玉生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脚、擦背、按摩 。他懂得为母亲作出一定牺牲,一切都将母亲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他不仅在生活上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更是顾及到了母亲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希望自己儿女、孙子女围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陈玉生每逢周末一定会叫上女儿、女婿带上外孙来和母亲过周末,或请来兄弟姐妹一家,大家一起陪老人说说笑笑 。陈玉生的家庭并不富裕,家庭收入主要靠他自己,之前跑运输的收入还不错,但为了照顾母亲,他当起了垃圾清运员,收入减了一大半 。但为了母亲晚年生活舒适,他宁愿自己扣扣索索,也要母亲过的舒舒服服 。在他的孝心里,我们看到了他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以及坚韧的意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