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幸福读后感|《教人幸福的生活》读后感
最近在读北京中关村一小刘畅校长的书《教人幸福地生活》 , 摘录引起共鸣的部分段落 。
在我看来 , 教学首先是一种乐趣 , 我喜欢在文本中找寻前人在书写中留下的人生痕迹 , 我喜欢看着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发现文字本身的美丽趣味和文字背后那无限的意境!教学还是一种智慧 ,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学更是一种艺术 , 因材施教 , 近取譬论 , 触类旁通 , 打开思维的窗扉 , 插上想象的翅膀 , 让孩子的生命拨节生长 。
爱心永驻 。
教师要成为一个博爱的人 , 爱每一个孩子 ,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有尊严的、有独立人格和精神的人 。这个爱 , 不是溺爱 , 是一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的爱 , 这个爱 , 可以慈祥 , 可以严厉 , 可以澎湃 , 可以内敛;这个爱 , 是当孩子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最大的帮助 , 当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及时给予最温暖的抚慰 ,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给予最到位的纠正;这个爱 , 是有教无类 , 是因材施教 , 是弱智固之 , 强者削之 , 是要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之 。有了这些真挚的爱 , 才有了教师职业最深远的意义 。
“教育从关注细节入手”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常常带有无意识性 , 是内心世界自然、真实地流露 。人正是在细节中展示自己 , 也最容易从细节中接受教育 。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 , 他们行为中的无意识行为更明显 , 作为教师 , 要在学习、生活中捕捉学生的德育细节 , ()在关注学生无意识的细节中捕捉教育的良机 , 从细节入手 , 循循善诱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感 。
我们不能指望瞬息间扭转孩子们某些错误的观念 , 但我们有义务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 。当导向成形成习惯 , 化为常识的时候 , 观念的扭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读后感》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