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后感|《教育寻真》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教育寻真》这本书 , 是由李镇西老师撰写的 , 我觉得写的非常棒!也发自内心的佩服他 。说到李镇西老师 ,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个名字 , 也初步了解了他的故事 , 他曾在农村中学执教近十年 , 一直任教语文并当班主任 , 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大学生 。他一直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 获得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 , 并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 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 。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读完他的这本书 , 我觉得受益匪浅 , 我被他对教育的认真态度、对学生负责任的心、对学生的爱和对生活的用心所深深折服 。
在书的总序中 , 他就谈到读书、写作的重要性 , 强调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 , 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 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 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提高 , 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然后在书籍中他用文字细细记录了他对中国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及中国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 在序言中他就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道出了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谛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活在最真实的世界里 , 师者 , 不仅传道、授业、解惑 , 我想今天的教育者更应该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能力 。我们老师尽可能不欺骗学生——哪怕是无意的欺骗 , 也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心 , 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信心所在 , 我们要用道德培养道德 , 用心灵赢得心灵 。可是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似乎都是唯分数论 , 分数就能说明一切、就能代表一切 。难道真的一切尽在分数中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不需要靠分数说话呢?现在终于有越来越多的愿意抛开分数谈教育了 ,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放弃依据考试成绩而评价学生 , 可是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去分析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 。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 , 让其能感受学习的快乐、领会成长的喜悦!
在书中他也更多地提到了德育工作暨班主任工作 , 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和心得体会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辑——武侯杨帆 , 在这一章节中 , 他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当校长?在我们的眼中 , 校长就是“官” , 但他不这样认为 , 他认为 , 真正的校长不是官 , 虽然他拥有着某些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力 , 但这种权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育 。()说得多好啊 , 只有这样的校长 , 才能真正实现“官”的价值 。同时他在开学典礼上讲话的主题“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 , 我也非常欣赏 , 因为我知道这普普通通的十几个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 而要真正做到更是谈何容易 。但看了李老师的这本书 , 我觉得他做到了 , 真正做到了让人们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动幸福!因为在书中 , 他展示了很多他曾经写给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信 , 以及他的教学日记 , 我深深被他感动了 , 在这些字里行间 , 充分渗透出了李老师对学校老师、对学生家长 , 以及对孩子们的爱 , 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他的懵懂、成长和快乐、幸福 。我想现在有多少个老师能像李老师这样用心的与老师和家长沟通 , 与学生交流、共同成长 , 并这么有心地保留那些珍贵的记忆?太令人折服了!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