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河流读后感


这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的作品 , 作者许开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恢弘的画面 , 情感、权力、欲望交织在一起 , 坚守与背叛 , 纯净与肮脏 , 超脱与世俗 , 灵魂与物质 , 生存与毁灭 , 这是大的层面上的矛盾 , 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矛盾 , 比如:环境与发展 , 政策与人情等 , 矛盾层出不穷 , 但又并不错综复杂 。而更大的矛盾 , 则是历史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却又日益恶化的矛盾 。作者把历史的影子投向现实 , 使其笼罩其中 , 无法摆脱 , 使人物活在历史的阴影中 , 当然也包括这条河 , 最终 , 人无法摆脱早已注定的命运 , 河流更无法摆脱历史造成的种种伤痕 , 面临枯竭 。

再结合作者本身来谈 。翻开书的扉页 ,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作者简介 , 才发现作者本身就是个传奇 , 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 , 选择出家一年 。这是一种怎样的决绝?!超然物外 , 重新审视自己 , 审视自己的灵魂 , 审视人性 。也难怪作品中要出现洛巴、宋佳宜这样的人物 , 也许宋佳宜本身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 而青年洛巴 , 则是作者理想中能与神、与自然对话的媒介 。不难看出 , 其他人身上 , 或多或少也有作者的影子 , 尤其是那些原本困惑 , 最终解脱的人物 , 如主人公邓朝露、秦雨 , 如原来的老学究秦继舟和原来满腹仇恨的楚雅等 , 他们解脱的过程 , 不乏艰辛 , 也许这就是作者许开祯能做出那样决定的过程吧 。

而作者也借此 , 表达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 , 表达了在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知 。恰恰是那些号称要保护河流 , 研究流域的所谓专家领导们 , 最终毁了这条河 , 而恰恰是被人们轻视的 , 不学无术的青年洛巴 , 化身为河流的保护神 。也许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不需要人类去研究去开发去改造 , 只需要人类的尊重 , 就像尊重以为长者一样去尊重 , 因为大自然也有灵魂 , 而这种灵魂 , 往往比人类更纯洁 , 更不容侵犯 。

回归到教师这个职业 , 我想每位教师在选择这个职业之时 , ()也都默认了清心寡欲 , 自甘平庸的人生 。在追逐金钱 , 地位 , 名利等物质享受的现实中 , 我们也难免被世俗的标准所牵绊 , 心灵得不到自由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 , 大家也想当然认为所指的是物质追求的高处 , 于是这便成为了激励人们追求物质的格言 。而结合这部作品 , 所谓的高处 , 我想可以理解为是海拔更高的高处 , 心灵的制高点 , 像马牙雪山 , 河流的上游 , 当那些原本世俗的人们到达了这个高处 , 反而顿悟了 , 真正站在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 俯瞰自己的过往 , 真正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这又何尝不是在给我们 , 这些自认平庸的人指引方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