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技术读后感|《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一个人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我们这些教师就是批量生产同一产品的加工者 。别说学生,连我们自己都快没有了思考 。为了应付考试、检查,我们像过筛子一样要求学生背书、背试题、背讲义、背作文…… 一切考试要考的东西都拿来背 。然后就来比一比,哪个学生背的多、背的好,哪个学生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上好的学校;比那个老师逼学生背的多、背的好,教师就会出名、获得荣誉、升职、晋级 。可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令我们自己都惊讶的现象,许多“背的好”的学生并没有出人头地,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竟然在社会上混得一鸣惊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会思考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 。回头想一想,我们上学时死记硬背的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吗?
当然,这里并不是就全盘否定识记和背诵,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据第二位 。有些东西可以拿来背,比如好的文学篇章、外语单词、历史知识等等,这些知识不但要背,而且背得越多越好,甚至不需要理解,找到记忆的窍门就可以 。但作文不能背,有的老师给学生指导一、两篇文章之后,就让他们背下来 。然后以不变应万变,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写作的能力 。理科的习题更不能背,()背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他们思考能力的下降 。
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这很好理解,一定范围的知识是学生思考的根基 。这也很好做,我们每天也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
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思考者 。让自己感受到思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去享受最美好、最深刻的探索奥秘的感觉,享受那种在心灵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带来的快活 。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作为自己教学的追求,也才有能力为自己的追求去付诸行动 。
其次,课堂上我们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 。如今,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资料搜集等学习方式下自己去思考、去再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这样习来的知识是一眼清泉,滋润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的乐趣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