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二 )



冉阿让第三次的自我超越是由于对珂赛特的情感,这种情感很难在前面加一个词去定义 。他对她既像女儿那样疼爱、也像对母亲那样依恋、也像夫妻间互相扶住、甚至像对物品那样想永远占为己有 。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冉阿让惊慌而单调的生命中形成了支撑他精神的支柱,而让珂赛特幸福快乐则是他活下去的信仰 。可是珂赛特爱上了马吕斯,冉阿让必须在精神的支柱和活下去的信仰之间做出抉择 。()在一场猛烈无比的精神挣扎之后,信仰战胜了支柱,父爱战胜了私欲 。他把马吕斯从死亡绝地艰难救出,自己却主动接受屈辱,承担抽走支柱和失去信仰的夕阳残辉 。

马吕斯也算小说中主角之一,他是呈现极致爱情的一个载体 。他为了心爱的珂赛特可以决绝外公、忘记父亲、无视朋友、抛弃信仰以至生命 。在他身上有时能看到最璀璨的光点,有时却又能感到比德纳第更加使人讨厌的东西 。他与珂赛特的绝美一吻,不知催下多少人幸福甜蜜的眼泪 。而他为珂赛特去排挤驱赶冉阿让的时候,又不知惹来多少厌恶憎恨的目光 。还好、作者是仁慈的 。他让德纳第在最后时刻用诬陷的证据证明了冉阿让的神圣和他的错误,使得他能在最后之前有机会忏悔道歉 。但那已不重要了,当冉阿让在珂赛特和马吕斯的挽留声中与世长辞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奔向微笑着迎接他的主教 。

写到这里似乎已该结尾,但有一个人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冉阿让悲惨而壮丽一生 。这个人就是沙威 。沙威是当时严苛冷酷的法律精神的缩影 。他用生命去信仰当时的法律,这种信仰使他有时公正威严如天神:有时又阴险刻薄似走狗 。沙威是好人还是坏人很难说清楚,他用自己纯真的天性笃信着认为对的事物,然而他笃信的事物在当时却需要剧烈地变革 。沙威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但他所做的事情则惹人厌恶 。应该说沙威是一个心性纯洁而信奉黑暗的人 。

沙威和冉阿让之间既是天生的死敌,到最后又成为特殊的朋友 。沙威如同猎人一般将冉阿让这个猎物不断驱赶追逐了一生,但也正是这种逼迫使冉阿让不停探索挣扎,一步步向上攀登 。在街垒中,猎物最终俘获了猎人 。冉阿让用仁慈彻底击溃了沙威一生秉持的信念,让沙威醒悟这世间还有必法律更崇高的事物 。但这一醒悟无疑是沙威无法承受的,他在桥边的痛苦思考看似是因为忠义难两全,实则是三观尽毁之后灵魂无处寄托的精神碎裂 。而最后地一跃,即代表仁慈征服了严酷,也意味着当时的法律在人心中的崩塌 。

《悲惨世界》中无论是展现壮烈的历史或探究人类的心灵,总是起于苦难而通向光明 。这种光明是民族的闪耀,更是人性的绽放 。这种光明势必会在涤尽泥沙的岁月汪洋中永存使人坚强的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