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女儿红读后感


本书历经九个多月,终于看完了 。这是我看简媜的第二本书了,通读本书,比起上本的《水问》难太多了 。

该篇名为《女儿红》,女儿红本是一种酒,历来是用来送别壮士的,而辞书上说女儿红还是一种红萝卜,于是它便有了地母的性格,一半壮士一半地母,这就是作者对女儿的理解 。从作者的经验中,红色跟血色,牲礼,火焰有关,故引出了三辑:暗红,砖头红,火鹤红 。

《女儿红》一书中,富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人生的见解,甚至于对人的记忆探索 。以女性的角度看待社会,以女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

很喜欢她在序言里说的那句“文学从来不是为了热闹而来” ,那句话道出了每个真正热爱文学人的心声,同时也道出了目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文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 。

开篇的《四月裂帛》第一句话,让我看了不知多少遍,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印刷错误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我一开始不懂为什么她要以这句不明所以的话作为首句?直到我看到“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我才明白,原来她这是为那些作家被埋没的一种打抱不平 。不得不佩服作者这样的设计,让我们读者带着问题往下读 。

整本书读完下来,会发现作者非常喜欢写景,以景衬人 。作者的环境描写不同于他人单纯地描写,她总有她自己的新意,即使是我们看来一件极平凡的事,到了她的笔下也显得生动活现 。

除了作者对环境描写的重视以及新奇,作者还喜欢在文中结尾留一笔,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又可以在整篇文中想到答案 。比如在砖头红中的《女人刀》中最后一句话“在那么短的距离,()当年为什么剪刀没有掷中父亲的身体?”这句话没有作出回答,但读完的人每个人都已经有了答案,同时这句话又衔接上文没有说完的故事结局 。

简媜的这本书整体以悲观为主,最令我惊叹的一句是:“或者,就这么坐在树下喝茶,看一阵野风吹过 。吹落一两粒瘦小的柿子,滚到我的脚下 。或者,我就捡起最弱的那粒,举得高高地,跟天说:‘瞧,我掉了这么久,你也不捡我起来!’”初看觉得无味,多看几遍便慢慢惊叹简媜的文学功底的厚实 。主人公捡起刚掉落的最弱的那粒柿子,正是象征着她自己 。她对着天说,瞧柿子掉了一会儿我就捡它起来了 。可是为什么我不小心掉落凡间你还不过来将我捡走?让天把她带走,这不就是轻生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作者对世界已经没有眷恋的轻生之情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我的感受你未必会有,而你也许会有新的感受 。有时间你们也去看看这本书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