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心术读后感
《心术》讲的是一个普通上海三甲医院里的医务工作者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我刚刚上网搜了一下,六六是华裔新加坡人,气质型中年女性,《蜗居》的作者,本身到底是不是学医的我不大确定 。
我呢,对医疗行业非常感兴趣 。我本身出身医生家庭,从小在医学院家属院长大,小伙伴的朋友们的父母也基本上和医院搭边 。虽然是从小到大经常出入玩耍的地方是中医学院,但是那墙上的行星图、人体的脉象图、各种各样的骨骼标本以及学院当中的大扁鹊石雕,都是我曾经注目过的地方 。那个时候不知道会医术有什么用,就知道妈妈给的病历本和处方笔可以让我随心所欲的画画,画多少都没问题 。
后来,慢慢了解了一点当医生家属的好处,那就是:从不生病——如果感冒拉稀不算生病的话 。到现在我也身体健健康康的,也不知道娘亲一直以来用的什么法术 。最近胖子一脸颓废的样子,咳嗽都咳出血,我已经把我第一次来澳洲带的所有消炎药都贡献给他了 。健康这个东西,就像空气,你平时享用着,你不觉得有什么,等忽然失去了,你才注意到它多么多么珍贵 。比如这两年的雾霾,就让人深深地怀念曾经的蓝天白云 。
再回来,开始觉得当医生很酷 。真的很酷 。什么叫酷?就是你会的,别人都不行,这个事还就必须你来干,然后你来干的时候还特别随意、轻松、信手拈来,这就叫酷 。我去门诊探老妈班的时候,听她对着满脸崇敬眼神的患者说一些什么“大三阳小三阳”“转氨酶偏高”之类的专业词汇,反正我是听傻了,觉得老妈真酷!再比如我去老爹门诊探班,看他用亲人难以见到的祥和语气和病人聊天,一身白大褂,两只亮皮鞋,那儒雅的谈吐,那淡定的神情,那自信的言语……甭说是女病号了,就是男病号,都无不甘拜下风 。
我开始琢磨,为啥我没当了医生?高考前那会,我在琢磨:万一我考上了医大,那岂不是曾经院里的叔叔婶子大爷大妈就变成了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曾经砍人家篱笆摘人家丝瓜的帐会不会就这么算在我头上?这我要是搞个对象约个会,以我这么高调的人,()岂不是手还没拉就被人给汇报了?再往后,我要是工作了,要是留在河北的医院里,那岂不是干什么都被爹妈的阴影笼罩着,做出什么成绩被说“王教授的儿子,应该的”也就算了,要是看不好病,那岂不是永无天日了?不行不行,太拘束……
后来,果然没考上医学院,难过中,也用以上种种理由,阿Q一般的就给过去了 。再后来,学什么奇奇怪怪的国际贸易,再到后来自己选了个新闻,远走他乡,对于白大褂的留恋,也就渐渐地淡了直到上周,我翻开了六六的这本《心术》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