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教育实话》读后感


实话?教育实话? , 我眼前一亮 , 在敬佩作者的勇气之举的同时 , 想象着作者会用什么样的笔墨阐述对当今教育的看法?带着这样的心情和疑问 , 我打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

看 陈先生的文章 , 每一篇都是那么实在 , 他从当代教育理论的高度 , 用自己独到的眼光 , 审视和剖析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他的“实话”“实”在说出了教育者感觉到却说不出 , 或者想到了却不敢说的话 , “实”在透过教育表象让人们看到教育的真面目 。

全书分“课堂动向观察”、“课堂改革观察”、“早期教育观察”和若干教育价值判断评议等几个栏目 。

谈到“教学常规” 。怎样看待课堂纪律?这可能是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但是如果“只是以安静为衡量课堂纪律的尺度” , 那么 , 这样的标准是值得质疑的 。如果某位教师在上课时 , 教室里安静的“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 这样的课堂教学又会生动到哪里去呢?()如今 , 教育都提倡“师生互动 , 生生互动” , 在着眼于保障学生自由纪律的同时 , 既给每个学生留下课堂中自由活动的余地 , 也能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保持有序的状态 , 这才是教育的常规状态 。

再比如谈到“公开课” 。现在有这样一种趋势 , 似乎一线的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公开课、比赛课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 走上成功 。对于一节公开课的准备 , 往往要花去一个星期 , 几个星期 , 甚至一二个月的时间 。这会不会影响到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呢?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 如今有的的家长不愿意到名师的班上读书 , 我想答案显而易见 。作者戏言“所能听到的大都是‘公开课’ , 难得有机会听到‘秘密课’” , 所谓“秘密课”我想就是我们的“常态课” , 如果能把常态课上好 , 对自己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认真负责 , 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 才是优秀的教师 。

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 一本实实在在的书 , 一些实实在在的话 , 这就是《教育实话》带给我的感受 。面对教育中各种新招和不着边际的空谈 , 我们则更愿意听听诸如此类的道理和意见 。《教育实话》提醒我们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合格的教师 , 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教育的真谛 。

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