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读后感|《住进一粒粮食》读后感
吉祥玉(西安市铁一中初二)
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村庄是这个世界上最丑陋、最艰苦的地方 。小时候,当我知道父亲的家乡在农村时,我哭喊着,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为此,父亲曾多次教育甚至训斥我,但我还是不愿接受,也不愿回父亲的老家 。
初次看到《住进一粒粮食》这本书,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既然老师要求看,那就勉强看吧,一翻开书,我就被宋长征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住了 。
读《想起陶》——陶承载的沧桑岁月,见证的困苦劫难、喜乐悲哀,即使化为泥土也能封存储藏灵魂,陶让人充满悲悯虔敬之情;读《柴门风雪》——柴门连接着家和远离家乡而四处漂泊的人们,想家的人们推开柴门就回到了温暖的家,这就像通过渡口坐船从彼岸回到了此岸;读《篱笆青青》——篱笆所守住的乡村文明,远离现代社会的尘嚣,在纯朴的乡村里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 。
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能够把乡村写得如此富有诗意 。我也看过一些关于乡村的书,但几乎所有作家都把乡村写得那样贫瘠,那样落后不堪 。只有宋长征不是 。他笔下的乡村,是那样的美丽,就连一围老囤、一扇柴门、一件陶器、一围篱笆甚至一片老瓦,都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美丽的天使,为我们讲述那些同样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往事 。
他彻底颠覆了我对村庄的印象 。今年寒假,我央求父亲带我回了一次老家 。冬天正是农闲的时节,奶奶和叔叔在家里就只需侍候那一群鸡与鹅 。其实我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叔叔要结婚了 。在他们准备婚礼的时间里,我就负责照顾那些鸡与鹅 。他们是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虽然他们总是不理睬我!
在老家,虽然冷了些,虽然吃得没有城里好,但我可以和鸡、鹅玩耍,看明亮的星星,走“恐怖”的夜路,哪怕是柴火的味道,也比城里的PM2.5味道好!
我喜欢上了乡村 。“叩问心灵,时光与土地经纬着岁月,我是村庄里最为渺小的那个分子,自由而从容,游离在物理的嬗变中……不再叩问,我是村庄里一个自由的灵魂 。”
我也愿做一个自由的灵魂,挣脱现实社会浮躁而喧嚣的枷锁,让功利与世俗不复存在,飞向村庄,过宁静而幸福的生活,陪伴那一围老囤、一群鸡鸭、一丛篱笆,自给自足 。
但愿有一天,我能够真正在乡村生活一段时间,更加深刻地感受村庄,感受村庄的美,爱,和至善 。
读后感》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