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 , 越有威信 , 越受人敬重 , 他说话做事 , 就会越有说服力 , 也就越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 人们相信甚至臣服于他的正确性 , 反之亦然 。 用一句话说就是“人微言轻 , 人贵言重” 。
有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 , 他把一位外校的德育教材请到学校 , 给心理系的学生们讲课 , 说“这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 。 然后 , 这位“化学家”装模作样地拿出了一个装着蒸馏水的瓶子 , 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有气味的化学物质” , 让学生们闻 , 谁闻到了就举手 。 结果呢 , 大多数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 。
由于这位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 , 在“权威”面前 , 多数学生选择了跟从和认同 , 即便一点气味没闻到 , 他们也认为“应该是有气味的 , 只是自己的鼻子有问题 , 暂时没有闻到” 。 而在另一堂课上 , 当介绍这瓶水的老师换成了一位“普通老师”时 , 就不再有学生举手了 , 即便有人闻到微弱的气味 , 也不相信面前这位普通人真的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 。
这既是权威效应 。 同样一句话、一件事 , 因为人的地位不同 , 所以对大家产生的说服力度就不同 。 “人微言轻 , 人贵言重” , 其中的差别就是人的地位导致威信的不同 , 使得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事 , 具备截然不同的权威 。
【产业政策|说服力到底是什么?】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件事 , 有位国内的财经作家郎先生到美国来玩 , 路过华盛顿 , 约好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 朗先生一身休闲地穿着赴约 , 打扮轻松随意 , 谁也看不出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财经作家 , 许多美国人也都读过他的书 。
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多不知道他是谁 , 只知道他是我的朋友 。 席间 , 我故意谈到了朗先生的一本已经在美国发行的书 , 正好又有人读过 , 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十分敬佩 , 就向众人解读 。 这时 , 朗先生笑呵呵地说:“其实书上的这条分析 , 不一定就这么准确 , 要看不同的经济体还有国内的政治结构 , 我想坐着也是想做如是表达吧 。 ”
郎先生一语而毕 , 众人却对他投以轻视和不以为然的目光 。 我想 , 大家一定在想:你是谁呀?竟敢否定著名财经专家的观点?但当我向人们介绍了朗先生的身份后 , 大家看他的眼神顿时变了 , 充满了佩服和敬仰 。 刚才还对他的观点进行否定的哪位读者 , 此时又恭谨地向朗先生请教 , 希望他为自己指点迷津 。
这就是权利的巨大力量 , 它的影响力不但可以逆转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 , 还能迅速地促使人们抛弃之前的观点 , 转而选择与之相反的想法 , 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 不容怀疑的 。
在职场 , 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 领导说的话就是真理 , 就是正确的 。 一件事可行可不行 , 同样的观点 , 从同事的嘴里和领导那里听到 , 人们的认同是完全不一样的 。 所以 , 聪明的领导会利用“权力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 , 这笔命令的效果要更好 。 因此 , 一个优秀的领导 ,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 , 其次才是驾驭人 。 在职场之中 , 权威的引导永远比强硬的命令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