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郭景坤逝世,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陨落( 二 )


据了解 , 2003年8月 , 郭景坤被确诊患上喉癌 , 当月下旬的一个上午 , 他为学生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 讲了一些过去从未公开过的内容 。 “这是我最后一次用自己的嗓音做的报告 , 讲完后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 难道这就是我科研生命的终结了吗?面对这残酷现实我做不到泰然处之 。 ”郭景坤回忆道 。
2003年8月 , 郭景坤为学生作最后一次学术报告(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
术后的郭景坤只能借助电子喉发音 , 疾病带来的痛苦并不能阻止他对科研的热情 , “只要我还有一分热 , 我就要发一分光 。 现在我已经不再招收学生了 , 但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最近在写一本书 , 想总结一下我在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方面的思路形成及其发展 , 请两位学生帮助共同写作 。 不想作为教材使用 , 因为不拟作系统的学术上的讲述 , 也许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有些帮助 。 ”
郭景坤表示 , 光不在强有热则明 。 “只要我的微弱的光能为国家再做点什么 , 能为家乡和祖先前的长明灯中添上一点油 , 吾愿足矣!”
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离世
两院院士 ,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 , 是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 。 据梳理 , 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离世 。
1月28日 , 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 , 享年98岁 。 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 , 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 , 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
2月5日 , 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 , 享年93岁 。 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 , 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
2月7日 , 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 , 享年93岁 。
3月2日 ,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 , 享年98岁 。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 , 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3月12日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 , 享年82岁 。
3月22日 , 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 , 享年96岁 。
3月26日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 , 享年103岁 。
3月27日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 , 享年97岁 。
3月31日 , 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 , 享年89岁 。
4月28日 , 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 。
5月6日 , 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 , 享年85岁 。
5月14日 ,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 , 享年91岁 。
5月22日 , 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5月22日 , 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 , 享年99岁 。
5月26日 , 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 , 享年95岁 。
6月16日 , 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在北京逝世 , 享年94岁 。
6月27日 , 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 , 享年85岁 。
6月29日 , 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 , 享年90岁 。
【中国科学院|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郭景坤逝世,今年已有19位两院院士陨落】8月17日 ,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 , 享年87岁 。 【资料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