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读后感|《皇帝的灵魂》读后感---灵魂深处的一抹阳光
最近我拜读了布兰登·桑德森大师的新作《皇帝的灵魂》 。的确是大师之作 , 作品世界观的设定 , 故事节奏的缓急 , 情节的掌控都十分精妙 。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更令我叹为观止 。机智狡黠的万思露 , 坦诚智慧的高图纳 , 精于算计的伏蕊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刻画的惟妙惟肖 。但这篇作品中最吸引我的 , 还是那个作者并未如何着笔的皇帝席拉凡 。
第一次读这篇故事的时候 , 我对席拉凡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 。一个人如果能有那样的雄心壮志 , 又怎会允许自己堕落如斯?一个人若是生来就真诚纯粹 , 又怎会与人勾心斗角?但是后来 , 我就开始慢慢懂了 。由于兄长的去世 , 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 当上了皇帝 。那时的他厌恶权利以及伴随权利而来的一系列诱惑 。但他最后还是登上了皇位 , 不是为了向家族证明他与死去的兄长谁更优秀 , 而是为了他的理想:建立更完美的帝国 。
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原因有很多 , 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我自己觉得他的失败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 ,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无法接受任何一点不完美的地方 。虽然帝国不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 但也并不如何完美 , 帝国只是帝国而已 。()腐败是无法避免的 , 你必须接受它的存在 , 或是接受混乱的未知 。士大夫受到额外的偏袒;在谋求朝廷的公职的时候贿赂与关系往往比天赋与才智更重要;对帝国贡献最大的人商贩与工匠却要受到层层剥削 。这些事人尽皆知 , 席拉凡却想要改变这一切 。这当然可以 , 问题是席拉凡没有与他的雄心相衬的耐心 。他性格中的一处缺陷导致了他的失败 , 那就是他其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坚定 。
一切存在皆有其意义所在 , 比如不公平的制度 , 比如腐败的官员 , 比如冗杂的宗派关系 。是的 , 它们并不美好但依然有意义 。挑战一切有存在意义的事物都需要莫大的精力 。而有时候集中精力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 。席拉凡并不懒惰 , 但在如齿轮般精密的帝国里懒惰与否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 。因此他慢慢被权利与繁杂的日常琐事拖滞 , 一步步走向堕落 。他不停的告诉自己 , 下个月我就会做出改变 , 现在先让我跳完这支舞 。于是到了最后 , 他变得放纵 , 关心自己的昂贵的晚餐甚至胜于关心自己的臣民 。“他并不明白 , 一个人的一生中很少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分界点 。人们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 。你不可能踏出一步就蓦然发现自己置于截然不同的新场所 。起先你会为了避开几粒石子离开路面 。你会沿着路边走上一阵 。接着为走在更松软的泥土上你会稍稍偏离道路 。然后就这样越走越偏 。最后你来到了错误的地点 , 却怪罪路牌没有给你好好指路 。”书中的这一段话用来描述席拉凡便是最合适不过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