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好习惯读后感|《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


自打上了大学后,每天都被各种有的没的活动或被观众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我就再没有像高中那样拾起一本书在某个角落细细品味的习惯,总感觉生活上缺少了什么,直到老师用作业的形式要求我们看书,我才又重新奔返在图书馆里,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开始在书海里遨游的生活,弥补我空虚的心灵 。

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既和教育学有关也和心理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这本书一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条不絮地向我们讲述不一样的内容,环环相扣,让人看的过程中深思,联系,受益匪浅 。书本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强调了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素质的重要性 。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目标这四个方面拉开本书的序幕 。第二章引古据今,概述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思想、论述的研究 。第三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当前少年儿童的一些主要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第五章讲到了习惯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 。第六章:习惯养成要符合自身特点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七章,环境对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八第九章为结论章,论述了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和习惯与发展的四队关系 。第十章为实践建议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几章 。详细了向我们讲述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的12个方法,感觉都很实用和切合实际 。第十一章,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17条建议值得父母们好好接纳 。第十二章,是与我们教育学最密切相关的一章,因为它列出了给教师的11条建议,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公正、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学会互相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良好的环境等等 。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则是从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讨论和小结 。全书完 。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爱去培养才能健长 。习惯的重要性是巨大的,习惯是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 。()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进步的动力源泉,不良习惯会禁锢人的进步,甚至使其受害一生 。所以儿童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拓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出色人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而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 。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本书中对每一个观点都会列举适当的例子说明,使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变得更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就想我的外甥,今年5岁了,因为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玩,所以一有空跟他玩的时候为了使他开心,父母们都会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对他的纵容和娇惯使得孩子现在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满意就会发脾气,让人很是头疼 。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在细节中爱每一个孩子,也要从自身做好榜样作用,保持言行的一致性,奖罚分明,和孩子打成一片也要树立该有的威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