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感受
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豪气,大气凛然总是让我不禁感概万千 。
让我感慨万分的不是关羽的耿耿忠心,不是刘备的谦恭有礼,也不是赵云的文武双全,而是诸葛亮的忠心 。也就是他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赞叹!
有着雄心壮志的刘备,得知才人诸葛亮隐居山林,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 。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 。第一次,刘备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出门了 。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又冒雪前去见诸葛亮,但他知道后,又刻意避开了,刘备只得怏怏而回 。第三次,诸葛亮在睡觉,刘备冒雪在外等候多时 。诸葛亮知道了刘备在外“程门立雪”便马上穿衣去迎接 。()诸葛亮也就实现了“凤遨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出一方兮,非主不依”的强烈愿望 。势必要终生效力于大蜀,死而后已 。
请出诸葛亮后,诸葛亮也有了报恩之心 。在刘备死于白帝城后,诸葛亮为主报恩,鞠躬尽瘁 。诸葛亮也说服了孙权 。并一共5次北上征魏,后又征魏的一次战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不幸死于沙场 。当时蜀国的大权都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上,他想称帝简直是易如反掌,可他一心只想着为主报恩 。南中之战,又七擒孟获,统一南中 。在共计11次的北上征魏中,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后又因姜维北伐未成,导致蜀国灭亡 。
诸葛亮一世英明,忠心耿耿,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但他的精神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读书感受》
推荐阅读
- 三国演义三气周瑜读后感
-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读后感
-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
- 培根笔记读后感800字
- 培根笔记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读后感
- 读后感450字
- 山居笔记读后感600字
- 山居笔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