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读后感|《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读后感---相遇或是错过( 二 )



当然 , 张让的散文不仅充满知性哲理 , 也有她柔情感性的一面 。对于逝世的至亲 , 她的内心充满了深切的怀念 。《十一年》和《好一个女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感恩 。母亲不但抚养六个子女长大 , 也以自身的实践和教诲形塑了作者的人生 。“如果我们(子女)是杠杆 , 她便是底下的那个支点” , 说明了母亲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点滴往事的追忆 , 作者细腻地刻画出母亲的美善和坚忍 , 突出了她光辉高大的形象 , 让这份母女情缘在文字里不断延续 。

名人哲思

张让经常在散文中谈论她喜爱的哲人、作家 , 并且从他们的作品、语录中得到启发 , 让人浮想联翩 , 从而展开一段飞跃时空的思想交流 。《薛西弗斯的微笑》一文写出她在中年重读卡缪作品的体会 。她对卡缪的为人和思想极为欣赏 , 认为“卡缪的哲学不只是知性论证 , 更关系道德勇气 , 里面有种夸父追日的气势 , 刑天舞干戚的顽强” 。从卡缪的作品中 , 作者寻获了一种珍贵的人生信仰 , “相信他的薛西弗斯能赋予巨石无比的意义 , 从而成为生命的主人” 。

《在说与不说之间》一文是张让在写作上的新尝试 , 她以类似小说笔法写出有关语言的三个故事 。作者对西方文人与他们的着作有深入的研究 , 信手拈来 , 法国作家蒙田、苏菲派诗人如米 , 以及哲学家维根斯坦的经历都成为了她书写的题材 。作者热爱文学 , 勤于书写 , 但也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 。人生中的许多事、概念、感觉 , 总是无法以语言文字确切传达 。作者最后引用维根斯坦的话作结 , 承认“凡我们无法言说的 , 便当付诸沉默” 。

张让把作家佛斯特的散文《我相信》读了好几遍 , 自己也受到了启迪 , 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我相信个人推不动地球 , 但能仰望星空 , 在沙上留下脚印 。”我们在这本小书中有幸邂逅了这许多的名人哲思 , 也走进了张让丰富多彩的感情与精神世界 。这次结下的书缘 , 该没有遗憾了 。读后感---相遇或是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