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 二 )



“对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任何集团、任何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作者如是说 。我很是赞同认可 。共和国后期,政党数目过多,而且彼此相互倾轧,只顾他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求同存异,更无法在国会中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来应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日本现在的状况与此很是相像,都是面临着经济危机,国内势力四分五裂,党派之间勾心斗角,把国家利益晾在一边 。同样,日本国内出现为数不少的激进分子,企图转移民众注意力到外交上,通过向外扩张,解决自家党派所面临的危机,争取更多利益 。这些现象让人忧心,应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避免在同一处地方栽倒两次 。如果当时德国当局政党团结一致,岂会发生后来之事?其实,在当时也有反纳粹主义的德国人,可他们的致命错误在于没有团结起来反对它,不能联合起来对付共同危险 。()忠于共和国的人,在最后过于目光短浅,慌张胆怯,不敢承担牺牲所带来的风险 。不仅如此,德国还欠缺一个有力量的中产阶级,一个能起稳定作用的真正的保守政党 。即使纳粹党纵火火烧国会,国家的司法、法庭也完全屈服于纳粹党 。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最有权势的机构一个接一个向纳粹低头,毫无反抗,一声不吭,自行消声 。就这样,纳粹党成立发展起来了 。“它成立于和平时期,是由德国人们自己用和平的手段创立的,既产自他们的软弱,也产自他们的力量” 。显然,德国人是善于反思的,是勇敢的,在战后德国政府及其国民所作出的弥补与努力就可见一斑,比如在对待历史教科书这个问题上就诚恳的多,向后代坦承曾犯下的罪孽并郑重告诫勿要再犯;对曾深深伤害过的民族——犹太,也是发自内心的歉疚,两位德国总理两次在犹太人墓前惊世一跪让人释怀之余更心生敬佩 。他们,仍然是值得让人敬重的民族 。相比,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悔,没有勇气正视历史 。

犯错误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撞到、踏碎了“南墙”还不懂得“回头”,一错再错,执意不悔 。人如此,民族何尝不也是如此?

有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