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读后感|《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石缝间夹生的野草 , 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 , 无论条件怎样艰苦 , 她都要努力成长 , 迎接阳光的照耀 , 迎接雨露的滋润 , 迎接风儿的安慰 。——题记

《我的苦难 , 我的大学》是作者赵美萍对不公正命运的不屈抗争 , 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本读来使人唏嘘动容、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书 。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自传 , 而是一本作者挑战苦难人生的纪实佳作 。它贵在真实、感人 。作者用平实的自叙方式 , 以时间为顺序 , 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徐徐展开 , 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一个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苦难 , 是一所人生的大学 。

《我的苦难 , 我的大学》里描述到赵美萍出身卑微 , 家境贫穷 , 自幼丧父 。小小年纪便退学上山砸石头 , 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重负 , 用血汗挣来微薄收入养活全家 。就这样艰苦的环境里 , 她依然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 , 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与艰难的生活作着顽强不屈的抗争 。19岁那年 , 她身负因母亲生病借下巨债 , 到上海打工 , 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吃尽千辛万苦 , 但她怀着一股“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顽强拼搏 , 终于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在艰难的打工生涯中 , 她一直没有泯灭对文学的喜爱 , 打工之余坚持写作 , 笔耕不辍 , 终于以飘逸的文字 , 超然的灵气敲开了文学大门 。最终 , 被《知音》杂志社领导慧眼识珠 , 破例录用为采访人员、编辑 , 圆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

“风雨无法摧毁 , 野火无法燃尽 , 霜雪无法冻残——这就是生命和意志的力量 。”是的 , 这就是赵美萍半生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 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 , 她怀着不服输的气魄 , 一步一步攀登到人生的顶峰 。当作者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时候 , 她所承受的辛酸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 在这看似漫漫无边的苦海里 , 作为一个平常的我们 , 或许放弃了 , 或许颓废了 , 或许不堪重负而选择了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历程等等 , 很难想象赵雅萍是以怎样的毅力 , 怎样的执着 , 怎样的坚强去面对这种种苦难 。

然而 , 最难人可贵的是 , 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 , 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挚爱——读书 。相比于我们90后的大学生 , 简直不可以比 , 自愧不如 。“时间去哪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提问 。在这大学的平台里 , 我们有宽阔的课室 , 有优美的校园环境 , 有书香四溢的书籍宝库——图书馆 , 又谆谆善导的老师 , 有让我们无忧无虑学习的条件 。可是 , 我们把这条件用哪里去了 , 让这一切随着时间逝去 , 而我们还未察觉 。人人都会喊着要成功 , 但如果我们还是“三天打鱼 , 两天晒网” , 成功何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