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回归身体》读后感6篇( 二 )



对于写字画画,安静太重要了,内心安静,呼吸匀缓,书写才是有质量的 。更重要的,安静,你才能听到世界,听到自己,让身心常喜悦,让生活有新意 。暄桐教室的主旨之一就是让人有一颗回归调伏安定的心灵,在静默专注和谈笑玩赏中,有来自心灵源头的愉悦和智慧见地 。某种程度上,暄桐教室和云门舞蹈教室有着契合相通的地方 。

要时时做到安静却是不容易的 。书里有句话说得很好,“安静,并不是指没有声音或动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 。这是说,一个人看上去安静(不发出声音或不做出动作),不等于内心安静 。()而一个人可能在说话、有动作,内心的状态却是安静的,心情是平和愉悦的 。

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内心才能安静,很多人即便身在幽静的大自然或独处密室,内心也一样如滚滚波涛汹涌起伏 。而有的人即便行走在嘈杂的闹市或被人群环绕,内心一样能安静平和 。当然,不能否认环境对于安静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 。

在我看来,安静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更是一种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安静,和前面讲到的呼吸,是有很大关系的 。关注呼吸,自然就能安静下来;而安静时,呼吸也一定是均匀舒缓的 。但除了关注呼吸,其实用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任何时候只要你想,并且掌握了这些方法 。书中举例,就像端起杯子来喝水,你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那往往能帮助你静下来 。

上面所说的“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就像内观修行的“动中禅”,也是糊糊课上教过的方法 。这是一种观照肢体移动时的动和停的内观方法,借助于知道肢体的动和停来培养觉性 。在这个观照的过程中,你能历历分明地觉知自己的一举一行,以及心念的起伏 。这种状态下,内心自然是安静的 。

我自己近来就常常在走路、坐车以及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自己去练习和培养这种能力,就好像有一个“我”跳脱出来,在旁边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在说话的时候也试着去观照自己 。很难,尤其是说话的时候,但值得学习并去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

此外,我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时时体会到安静的力量 。每次练习,都觉得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身体松静而轻灵,内心澄净而愉悦 。无论是站桩、云手、走步步禅,还是每一个招式,老师说都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存丹田,无思无虑,内观自在,外观八面 。这里就包含着太极中的“静定”之功 。当心不能静定,身必定散乱 。所谓“无极而太极”,寂然不动,复得无极真机 。最后才能达到无微不觉、豁然贯通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