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400字|《西游记》读后感1500字


在电视上看了无数遍的西游记 , 这已经成为儿时的美好记忆 , 如果没有吴承恩 , 没有孙悟空 , 我简直不能想象孩子们的生活会枯燥多少 。也正是因为西游记 , 我一直以来十分喜欢六小龄童 , 他在我心中已经成为了孙悟空的代名词 , 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为这只石猴而生的 。捧起这本的时候 , 我希望能从中看到影像无法呈现出来的东西 , 更希望从中看到一个新的悟空 , 解读出更为深刻的思想 。

这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 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丰富的幻想世界 , 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 。第十四回以前 , 作者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个叛逆、桀骜的英雄形象 , 揭露了天宫统治者的腐朽无能 , 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坚毅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 。后八十六回写玄奘师徒西行取经 , 经历数十番妖魔鬼怪之中的历险 , 终于到达西天 , 取经回长安的经历 , 表现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 。

全书幽默诙谐 , 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 , 其中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是我认为最为精彩的部分 。大闹天宫是孙悟空个性的爆发 , 他用金箍棒打碎了那个严密的等级制度 , 萃取了自己的自由与追求 。众多天神都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 千般刑具也不能夺走他的生命 , 八卦丹炉炼出了他的火眼金睛 。他在打压与磨难中愈挫愈勇 , 他在不断的挑战中彰显了自己的品格与精神 。他就是这样一只石猴 , 从来不懂得甚么是屈从 , 更不懂得甚么是畏惧 , 他受不了一丝一毫的轻视与不公 , 他用一支棒子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三打白骨精是孙悟空情感与人性的外显 , 为保师傅他不畏紧箍咒的剧痛三次施威 , 为报五指山搭救之恩他分身叩拜师傅 , 挥泪辞别 。不计前嫌去救师 , 半路停行去洗身 , 只因身沾妖怪气 , 恐师嫌恶显真心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猪八戒看出了齐天大圣对师傅的情义 , 以及他取经之心的坚定 , 可以说这是对师徒四人情义的极致考察 , 更是对悟空佛性的有效检验 。纵妖魔千般变化又如何 , 终究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 , 他抛下了花果山安逸的生活 , 抛下了自己的子子孙孙 , 抛下了自己山中为王呼风唤雨的生活 , 去护佑一个凡僧翻山越岭、经河渡海 。他在与位尊势大的统治者和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进行不懈斗争的同时 , 还“与人间扳不平” , “济困扶危 , 恤孤念寡” , 多次为人民群众除去祸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