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梦读后感|家长《狼王梦》读后感
很久没写读后感了,今天又拿起了钢笔,按照稿纸的格子,一笔一划写下了这段文字 。
按照儿子的吩咐,我应该在寒假期间和他共同读一本书,然后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读后感父子篇” 。刚听到我居然有这么一项寒假作业时,心里既有忐忑,也有感动 。忐忑是因为好久没写过这样的“作文”了,感动是因为儿子有这么一位好老师,能让我更近距离地感受孩子所受的教育,能让我用这么一种方式完成一次父子之间的对话 。
坦率地讲,《狼王梦》于我来说,与小时候读过的《舒克与贝塔》一样,是一则童话故事,只是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了我小时候那些故事中的奇幻玄妙,而代之以生存的艰辛苦难 。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194页的《狼王梦》之后,我的心情倒真像是外边阴沉干冷的天气 。我很欣慰地得知儿子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物种的坚韧和坚强,我不能完全等同儿子的感受,因为在读书之前,我就知道,他与我一定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或许就是不同年龄,不同角度,不同经历带给我们父子之间不同感悟吧 。
对于家长来说,我首先反思了现在的孩子们身上有没有所谓的“狼性” 。什么是狼性?就是狠狠地盯住一个目标的精神;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在有限(或劣势)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得生存发展的手段,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则 。而反观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说是“温室里的花朵”怕是一点儿也不过分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里,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已属不易,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更是凤毛麟角 。他们在顺境中成长,遇事以自我为中心,无衣食温饱之忧虑,无世事艰辛之体验 。虽然很多人都取得了令父辈们羡慕的学历,但不少人并没有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强者 。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正在成为如今一代的真实写照 。许多已经取得高学历的毕业生一走上求职路,就接连遭遇惨败,自信心荡然无存,他们不敢面对社会,害怕竞争,不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却待在家里“傍老”、“啃老”,靠父母养活自己 。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为了心爱的儿女继续发挥余热 。由此可见,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陷入严重的误区 。
强者不是宠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直到今天,咱们的国人及其后代,愈来愈缺乏狼性精神 。事实表明,咱们的国人,的确应该给孩子补上“狼性教育”这一课了!
我们今天所置身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变革期,无疑像羊一样“听话”、安于现状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的,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就必须在孩子的血液中注入“狼性”的基因,让孩子在实践中磨练人生中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 。我们的许多父母却喜欢做“鸡妈妈”,一味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着了,累着了,饿着了,冻着了,时时越俎代庖,事事包办代替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安乐窝里成长,怎么经受得住人生和社会风雨的考验?因此上,我们要培育孩子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以竞争的心态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挑战;要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在任何场合把遵守纪律转变为自觉行动;培养孩子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孩子关注细节,培养孩子鼓起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和增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