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完美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
——题记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道: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 。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
《 细节决定成败 》粗一看这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 。书中“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所以,大礼不辞小让, 细节决定成败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这段话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 。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既倒 。
在我看来,全书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是制度的建立 。第二是制度的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从汉武帝时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孔孟之学便被改造成了中规中矩的儒家学说 。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认为儒术成为缠住历史车轮,阻碍前进的破布,便毫不留情地摒弃了它 。文革期间,更是将孔孟之学视为牛鬼蛇神加以批斗 。80年代以后,经济要发展,要变革,人们的思路要解放,再解放一些 。于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诞生了,严谨的作风被摒弃 。项目上马拍脑袋,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行事作风 。经营管理“以人为本”,以“个别人的思路”为本 。因此,回头想想,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讲究取舍,我们舍弃传统迂腐文化的同时是否也斟酌过了得失呢?良好的制度在现今企业的管理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在渐进趋向企业发展需要的 。
“百分之一的疏忽,就可能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大家在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了共同的感想,体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道理 。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联系到各自工作中去,员工们对那些平时工作中被忽略的小节、见怪不怪的小事,引起了高度重视 。
推荐阅读
- 情商决定成败读后感
-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 教师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
-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 思路决定出路读后感
-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1500字
- 微笑服务格言微笑服务,快乐你我
- 室内设计师格言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