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读后感|《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 , 工作之后 , 再次拿起这本书 , 细细品读 , 别是一般感觉 。
一谈起“教育心理学” , 很多人似乎都知道 , 但是让他们细说 , 又说不清楚 。专业的规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
在年前几个难得的和风煦煦的午后 , 乘着早春的暖意 , 我读完了整本书 , 第一感觉是这一次的阅读自己的感受更深刻 。整本书里 , 我最感兴趣的是“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节 。
前人对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谓是执着与艰辛 , 因为他们要把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心理活动外化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 而且这种高度还要具备科学性 ,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
在“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里 , 对“学习”的定义就有两个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 , 有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紧接着 , 对于学习是怎么产生的 , 不同的专家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出了几种不同的结论 , 也就是现在的几种关于学习的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被归纳为联结学习理论 , 苛勒的顿悟学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被归纳为认知学习理论 , 还有在当代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纵观近现代 , 关于学习的理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
当然在这些理论的背后都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他们的理论研究来源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成百上千次的实验 , 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动物身上的实验 。桑代克为了其学说的成立 , 整天与兔子为伴;苛勒则为了否定桑代克等人的学说 , 孤独地与大猩猩共处……面对着这么多的故事 , 看着这么多人的付出与坚持 , 几年几十年如一日 , 就为了一己学说得到世人的认可 , 就为了能为教育心理学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 就为了探索教育心理的规律并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看完这本书 ,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身 , 想到自己时不时地抱怨这抱怨那 , 与这些大师们的奉献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 每一个学习的个体只能经历一次心理成长发展的过程 , 教师对其的影响是一生的 。因此 , 我认识到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 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 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 , 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 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 , 争取精益求精 。教育影响未来 ,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 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想这也许就是每个老师的心声 。读后感》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