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适之中学 908班 汪逸秀
回望过往的时光,总会发现如此多的极好的诗文都是在文人墨客的足迹中诞生的 。他们总会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壮美的山河,而同时也会令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美景跃入人们眼中 。虽说如今有无数大学,图书馆讲授着人文或古代文化,但那种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的文化却是这天地间的山山水水 。
初读《文化苦旅》,只觉作者的细腻的笔触将我带入了那些各异的景色之中:敦煌莫高窟,三峡,洞庭湖,天柱山,西湖……但他又不只是单单记录景色这么简单而已,内里有着许多对过往人们故事的描写,使得旅程中似乎又融入了一丝丝的沉重与思索 。
也许是人生的经历让作者深感苍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人生沧桑感 。”坐着的心思或许正是古时文人的心思,都会在如画的景色面前大发感慨 。当自己的回忆与经历与某地的自然、文化、人情相融合式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想 。
如今的我们早失了那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了 。每天都为生计而打拼着,没了欣赏和善河山的闲情逸致,更没了关注文化生活的心 。我们都惧怕于闯荡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即使那里有着非尘的美景,却还是宁愿身居嘈杂的都市,假惺惺地与别人相处,却不愿远行,感受真性情 。这是进步,亦是倒退?
而同时,国庆长假的各个景点令人望而兴叹的拥挤,一片片山林因旅游开发而失了自己本真模样,尽管有许多的人前去游玩,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我们游历的似乎并不是自然的潇洒,而是人潮的壮观了 。真正的欣赏不是这样的 。
古时文人墨客的游历总是伴随着诗词文化的欣赏,他们只微微伫立,便有了联贯千年的力量 。这力量只由少少的方块字组成,却能穿透时光,使人文的力量注入大地之中 。这种微妙的力量是只有在远离尘嚣的宁和境地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 。山水千万年间不曾改变过,如今的我们也应只用与古人同样的眼光打量世界,而非改变它们的面貌 。
听自然之声,感受古风古韵 。
赏美景如画,回味人文悠长 。
《文化苦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 。余秋雨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让我们阅读后留下了丝丝挥之不去的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 有感》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社区文化个人工作计划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