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昆虫记读后感600字4篇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 。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 。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 。“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 。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 。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 。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 。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 。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

《昆虫记》读后感二

灯下,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手拖着下巴,一手握着一支钢笔 。桌上放着已经翻阅了无数遍的《昆虫记》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他的《昆虫记》使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我的思绪飞扬,飞到山清水秀的乡下外婆家 。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都会在外婆家住上一阵子 。跟着大我三岁的表哥,我们几乎翻遍了院内院外的每一个角落 。大有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趣 。捉过萤火虫,掏过蚂蚁洞,撅过蝉的幼虫,甚至还养过数不清的蝈蝈 。跟昆虫没少打过交道 。殊不知,在阅读了《昆虫记》后,我竟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从不知观察虫子,与虫子打交道还有如此高深的学问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这许许多多关于昆虫的知识,竟使我有种第一次进入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的幻觉,我仿佛成了“虫盲” 。(读后感 ) (这样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丰富的巨作使我浮想联翩 。)(的故事)啊!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