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读后感
初三八班 高艺
“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 。”——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题记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
本书的首位译者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正如傅雷所说《名人传》的三个主人公他们的骨子里都有那么一种品格叫顽强;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种人格叫奉献,这就叫做伟人 。
像贝多芬那样坚强、泼辣而又富有人情的人物,他的振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 。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特别是米氏,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了他们的痛苦、失败,同时也分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 。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只“枕着他们休息一会”而已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 。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 。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
有了一个定位,在世界上可以站在哪个位置,让大家都彼此得清醒着,不要再自欺欺人.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他们看似不同,却有着相同坎坷的人生:冷漠的童年、被人嘲笑的成年、被病痛折磨的老年 。但当他们面对这些苦难时,都同样以博爱的情怀,顽强地抗争着 。
先说说贝多芬先生 。在读《名人传》以前,我只明白贝多芬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曲目在世界家喻户晓,(读后感 )听者无一不为之陶醉、动容、震撼,即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会为这激动人心的节奏与曲调而感动,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贝多芬苦难而伟大的一生 。从贝多芬的一张肖像中,不难看出他的悲苦:蓬乱而逆立的头发泛着灰白,冷漠深邃的瞳仁射出一道道孤独 。更难以忍受的是失聪,作为音乐家,不能听到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乐曲,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但是,贝多芬是个英雄,他将如潮水般涌来的痛苦化作音乐的结晶,一部部作品也就应运而生 。当他最痛苦危难时竟创作了《欢乐颂》,那沉郁有力的曲子,不知鼓励了多少人,这该是多大的毅力与坚持呀 。这一切,都让我对贝多芬————这位巨人,在困境中执着而刚强的神色予以由衷的叹服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