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走向海洋读后感


现在,有许多《走向海洋》这本书,这些都是关于人类的故事 。同学们也非常的喜欢这本书,我也在读这本书 。告诉我们了许多重要信息 。

杨利伟是第一位中国人离开地球的人,从远远的宇宙俯目敢家园 。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土黄色、浑浊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颗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它不应该叫“地球”,叫“水球”更合适 。

我们的国土越来越少,地球上的部分都是海水,我们现在应该得保护地球,让环境变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

我还介绍一个我了解的信息 。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可以说,覆盖的球表面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水 。叫“地球”,也许是个错误 。

地球的海沟可真厉害,都能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给淹没,地面的海水可真多!真是出人意料 。看来“地球”改名叫“水球”更合适 。

书可真是个好东西,能让我们学到里面丰富多彩的知识 。

张洁

四(6)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 。占地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是地球面积的70.8% 。虽然这数据是那么的庞大,可惜的是我却还未感受过海风的吹拂,未聆听过海浪的咆哮,未见过惊涛拍岸的气势,这实在是一大遗憾啊!

但就是这样的海洋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给人们带来了繁荣与衰败,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与希望 。

想必人们对丝绸之路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否听说过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曾逐渐超越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 。来,让我们回到唐、宋时期 。这个时代,中国迎来了海上事业的全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兴起,海运贸易当然迅速增加 。中国用颇受欢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宗货物从靠近海边的国家换回象牙、犀牛角、乳香、珍珠、宝石、琉璃、丁香、苏木等产品,慢慢地中国航海活动从一开始的政治外交逐渐转向经济贸易 。宋代,朝廷更是鼓励海外贸易,使之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撑 。虽然我朝船队遇到了印度和阿拉伯商船的挑战,但那庞大的船只就把他们的气势压下去了一半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这时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凭这两个优势就足以让中国船队在这场竞争中取胜 。而指南针也因此从宋商船队传至阿拉伯再传到欧洲人手中,为今后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拉开了现代世界的帷幕 。

然而这太平盛世并未延续至今 。来,让我们再回到明清时期,统治者自以为是的“自给自足”,然后实施的闭关锁国让中国与世界相通的那扇门紧紧地关上了 。中国远远地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而变本加厉的禁海政策,更使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然后中国开始被强占、被瓜分,紧闭的大门被迫打开,却迎来了一群又一群恶狼 。灾难开始降临到这块“宝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