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书笔记|实践论读后感


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中就学过与实践有关的一些理论,通过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其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是在1937年7月,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的情况下,毛主席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第三,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第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我认真阅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深受启发,以下是我读完这篇文章的感悟 。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我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最好自己去实践一下 。就如我们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可以去品尝然后得出答案,而不是光听被人讲 。毛主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 。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 。但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丰富自己,不断增加自己的头脑储备 。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 。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任何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亲自去实践,但我们可以借助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但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因为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否则,我们就会被引向歧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