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咩咩叫”就能拐跑小羊羔!科学发现:羊羔认“声”不认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羊群中 , 所有小羊羔出生后就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 。 即使偶尔走远了再回到羊群中也能很快“识别”出母亲并回到它身边 。 这种“识别能力”似乎与生俱来 , 但却让人难以理解 。
人类刚出生婴儿被抱错 , 婴儿并不会显示出异常 。 但如果你抱走一只小羊羔 , 放到其他羊圈中 , 小羊羔就会变得不安 , 四处“咩咩叫”寻找自己的妈妈 。 哪怕安排一只刚生完小羊的母羊在它身边 , 小羊羔依然表现出不安 。
对于人类来说 , 羊群中的羊似乎长得 都一样 。 有时候牧羊人都分不清羊群中谁是谁的小羊羔 。 那么刚刚出生的小羊羔各方面感知能力都还欠缺 , 它们与母亲的亲情纽带到底是什么?
为此科学家做了三个实验找出了答案:只有成年的绵羊才具备一定的视觉“识别”能力 , 羊羔小时候只认“咩咩声” 。 如果你能完全模仿羊妈妈的“咩咩声”就可以“拐跑”小羊羔 。
三个实验科学家找来了24只母羊以及它们的小羊羔(3个月左右) 。 在实验开始前 , 羊羔们与羊妈妈们先相互隔离一个半小时 。
在第一个实验中 , 羊羔们被分别带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干扰的封闭空间 。 每个空间中有四张羊脸照片 。 其中一张是羊羔的母亲 , 另外三张是同一羊群中 , 其他羊羔的母亲 。 由于在同一羊群中 , 所以羊羔对其他三个“羊阿姨”也很熟悉 , 该实验旨在评估羊羔的视觉信号 。
然而科学家发现羊羔在该封闭环境中 , 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亲近母亲的照片 。 与看到其他“羊阿姨”的照片相比 , 小羊羔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偏好 。 换句话:光用眼睛看 , 小羊羔认不出来自己的母亲 。
第二个实验中 , 科学家录制了母羊“咩咩叫”的声音 , 然后在较大的封闭空间中 , 四处放上播放装置 , 同时播放几只母羊的叫声 。 其中一处为羊羔们自己的母亲的叫声 。 该实验旨在评估羊羔的听觉信号 , 从而确定羊羔是更喜欢母亲的咩咩声 , 还是“羊阿姨”的咩咩声 。
实验结果显示 , 几乎所有羊羔都会更快、更早、更频繁地寻着声音进入到播放着自己母亲音频的区域 , 停留的时间也较长 , 而且羊羔进入该区域也会不断发出“咩咩声”似乎在回应母亲的叫声 , 寻找母亲 。
第三个实验 , 在不同的声音播放区 , 加入了母亲的照片 。 实验结果与听觉信号实验结果一样 , 羊羔很快找到自己母亲的发声区域 , 但并没有因为看到母亲的照片表现得更强烈 。 然后 , 科学家将妈妈的声音与羊阿姨的声音进行结合 , 小羊羔依然寻声而动 。 换句话说:三个月的小羊羔只认声音 , 完全不认脸 。
后来科学家又继续升级实验 , 结果表明:听觉信号与母羊亲临(包括视觉信号、母亲的行为活动信号、听觉信号)对比 , 小羊羔表现一样的 。 这意味着 , 如果让羊母亲无法出声 , 然后你模仿母亲的“咩咩声” , 小羊羔会主动远离母亲 , 跟着你走 。
研究人员表示:羊羔没有亲近母亲的面孔 , 可能是因为小羊羔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来解读这些面孔 。 相比“胎中”黑暗的世界 , 小羊羔尚未出世时就已经熟悉了妈妈的声音 , 这就像人类所谓的胎教 。
科学家也对成年母羊进行了类似实验 , 结果表明成年母羊通过识别“面部图片”可以认出 , 与自己同一羊圈的母羊以及自己的小羊羔 。
【|学会“咩咩叫”就能拐跑小羊羔!科学发现:羊羔认“声”不认脸】不过 , 成年绵羊在识别自己主人照片时 , 准确率只有72% 。 科学家估计 , 人类的长相对于成年绵羊来说是模糊的 。 不过 , 你想通过声音顺走成年绵羊是不可能的 。
推荐阅读
-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凶猛威武,为何交配时间却不超过1分钟?
- “男孩失踪案”始末:七个孩子共同守护的死亡秘密,竟是弥天大谎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
- 百万奔驰停在消防通道,一顿饭后被射成“刺猬”,网友:射得好
- 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突破性的“细胞流体”技术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真棒!除夕夜最感人的瞬间,小女孩陪消防员爸爸一起站岗,网友“备孕生女儿”
- 富二代健身与女教练“发生关系”,事后索赔3000万!看完教练照片:真值了!
- 男子摇到“00000”车牌,手指挪开多一点,身价损失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