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1000字|《围城》读后感900字——围城人生

《围城》读后感900字——围城人生

钱老钟书的《围城》是我榻侧几前的必备读物 。钱老不愧为大家 , 对人物场景素描式的勾勒 , 创造性的谐趣语言 , 不是很连贯性的情节描述 。不苛求华丽辞藻的铺陈 , 寥寥数笔 , 就把读者溶了进去 , 跟里面的各色人物一起悲欢嘻怒 。

据说有段时间《围城》在台湾被列为禁书 , 但是我从里面没读出什么政治性的东西来 , 也没看到有什么言辞对国民政府产生了攻击 , 或许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太弱的缘故吧 。有时反而觉得当时的世风还没沉沦到现在这个样子 , 就拿方鸿渐办假文凭来说 , 要从报纸的一角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才能找的到联系方式 , 当今大街小巷墙上地下涂的到处是这样的广告 , 确实方便了许多 。方鸿渐办假文凭之前内心很矛盾 , 只能找各种理由宽慰自己:“父亲是科举中人 , 要看‘报条’ , 准丈人是商人 , 要看‘契据’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说了谎话 , 还要讲良心 。”方鸿渐确实还有着知识分子的良心 , 看到自己假博士的头衔被刊在报纸上 , 听到被人喊他方博士 , 他会脸红、心跳加速甚至恼怒 。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个可悲、可叹、可怜又有些可爱的人物 。他出生于一个无锡没落乡绅的家庭 , 先是在北平读学 , 后来依仗了准岳丈的资助去英国留洋 , 最后迫于馕中羞涩无奈回国 。实际上在回国的邮船上方鸿渐是迷茫的 , 他能做什么?文不能治庙堂武不能理关河 , 只能带着玩世心态随波逐流 , 所以跟鲍小姐发生的拎不清的关系正是他内心苦闷的写照 。方鸿渐的运道是衰的 , 回来后正赶上中国处于多事之秋刀兵之年 , 他发现已经没办法融进功利的世态之中了 。先是寄准岳丈篱下后被委婉逐出;先是追求唐晓芙后被学友苏文纨棒打鸳鸯 。只好在赵辛楣的提携下卷了铺盖去当了个副教授 , 一连串的打击 , 方鸿渐心中残存的那一丝自信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钱老用纯白描的手法把一个有些虚伪 , 有些乖张 , 有些懦弱的小知识份子形象勾画的淋漓尽致 。

方鸿渐后来跟同样沦落天涯而胸中颇有心计的孙柔嘉成立了家庭 , 然后又以争吵失败告终 。方鸿渐彻底失败了 , 钱老最终没写到主人公的归宿 , 实际上也没必要了 , 方鸿渐是张大众脸 , 他代表着千千万万小知识份子的真实生活:试图改变现实 , 而又处处碰壁 , 试图融进世俗 , 而又不被接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