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呼兰河传读后感700字


这个寒假 , 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 , 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 , 它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 , 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 。在萧何的笔下 , 却写得如此生动独特 。

其中 , 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 , 下了雨 , 这泥坑就变成河了 。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 , 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 , 而翻了之后 , 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 , 便来帮帮忙 。有时因为拖不出马 , 而准备走人 。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 , 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 , 还不时的喝彩“噢!噢!” 。闹得非常热闹 , 也使居民说长道短 , 得以消遣 。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 , 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 , 并且是非常便宜的 。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 , 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 , 便会被家长打 。我看后 , 觉得萧红是在讽刺这些贫苦的劳动人民 , 让人感到凄凉、凄苦 。许多人说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 , 如:有的说拆墙 , 有的说种树 , 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 。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 , 顺应天意 , 人是不能违抗天命 。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 , 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 , 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 ,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 一串凄婉的歌谣 。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 , 同时 , 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 , 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 , 她通过这部作品 , 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 , 灰色的道路 , 灰色的城市 , 灰色的社会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 人们再善良 , 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 , 土办法 。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 , 但是 , 读到后面 , 会觉得非常沉重 。在尾声的时候 , 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 , 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 , 让我读了 , 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署名;钱双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