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二 )



关于共同体——“既没有自己,又提升自己”

共同体是让你“既没有自己,又提升自己”,这一概念对我来说非常新鲜 。一直以来,集体备课常常成为为应付检查而临时编造的材料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文章,才意识到做“一支铅笔”的重要性 。

在任何团队,我们都要做这样的铅笔 。只有被一只大手握住,你才能书写生命的记忆 。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磁场,学习的笔就会散漫无边,你会一事无成 。因此,我们必须融入学科组或学校的“场”,去感受它的强大力量 。我们的学习需要严肃的约定,绝对不能“怎么都行” 。融入共同体的学习,就是摆脱“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的局限 。

教师如果没有融入一个共同体的热情或经历,而只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套中人”,他就不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教师们会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当做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这样,教师的幸福感自然无法找到,更谈不上彼此分享 。找不到职业的成就感,也就谈不上事业的幸福感 。这样,我们将在“自以为是、各自为政”或“得过且过”中,丧失自己的“命业” 。

正如书的封底上摘录的那样,“阅读、反思、合作都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 。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 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