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雷锋观后感( 二 )


青春是什么?雷锋叔叔告诉我:青春也有酸甜苦辣,爱笑,爱美,有时还爱哭鼻子 。
雷锋特别爱笑,每次他帮助别人以后,都会喜笑颜开;当雷锋得知自己体检不合格时,哭着去找首长,希望能得到参军的机会;雷锋参军以后,很激动地与他的好朋友乔安山一起去剧院跳过舞 。他和舞伴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动作配合得十分协调、融洽……
青春是什么?雷锋叔叔告诉我:青春是勤俭节约,拒绝浪费 。
一天,雷锋的拖拉机坏了 。他和工友把工具箱里的螺丝钉试了又试,没有一个合适 。这时,雷锋想起县长曾送给他一颗在路边捡到的螺丝钉,赶紧拿出来,安在拖拉机上 。真巧,螺丝钉正好能安上 。雷锋高兴极了,急忙用螺丝刀把它拧紧……一次一天
雷锋叔叔的青春,因“奉献”而动人,因“纯朴”而动人,因“节约”而动人 。如何像雷锋叔叔那样,写好我们的青春故事,从《青春雷锋》的电影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青春雷锋观后感(三)
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一兵的身亡,让九州方圆一片齐哀,并在更漫长的岁月里,成为国人长久以来的精神丰碑 。这个士兵只拥有22度芳华,却以永远青春的姿容活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不到一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给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也是在这一年,曾经拍摄了影片《雷锋》,片中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传唱至今 。
曾几何时,雷锋,准确地说是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如春风拂面,成为诸多善行善举的代名词,是时代风尚最有效的一剂清新剂,让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更愿意一道心手相牵,目视远方 。但时至今日,由于多种原因,雷锋精神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甚至还出现了流变的倾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刘佩琦主演的《离开雷锋的日子》就回应了当时人们对雷锋精神的重新考量,但也坚定不移地指出雷锋精神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是它一直就植根在每一个善良的人的内心深处 。
到了新世纪,雷锋精神与当下这个浮躁焦虑、信仰摇摆的时代作出怎样的呼应和提醒,最新影片《青春雷锋》所执力呈现的便是新一代人对雷锋精神的思量 。它没有止步于好人好事的影像纪录,虽然它也再现了雷锋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虽善小而为之的,朴素而隽永的人格魅力 。影片更多的是以一种诗意化的散点叙述,呈现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与年轻的共和国一道成长时的欣悦,以及源自肺腑的巨大的满足感 。雷锋在那个生机勃勃的新中国,恣意挥洒着他青春的汗水 。他是建设者,也是保卫者 。他向往爱情,也珍视友情 。与最早的电影《雷锋》不同,《青春雷锋》里的这位小战士,不仅仅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给予者,同时,他也是沐浴着新中国的曙光的接受者 。可以说,影片所营造的风吹草长、阳光普照的有情天地 。是双向的,也就是说,雷锋他首先是一个感恩的人,然后才能成长为一个为世人所称颂的道德楷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