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一)
王安石23岁作《伤仲永》,论述了人的先天才能和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对吾辈教益匪浅 。
天才到底是什么?虽说余已过不惑,但偶还是认为这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悲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爱迪生以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 。思之,不禁汗颜 。倘若灵感不光顾,岂不是俺们的汗水都白流了?还好,姓爱的并非只他迪生一人在说话,还有个叫爱因斯坦的,这个爱也说过一句话: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再思,确也是 。你可能不是天才,但你却可能成功 。如是,吾心释然 。
想俺四十余年光阴,书也读了些,人也见了些,神童不少,天才不多 。王荆公晓得个方仲永,然其父不使学,终泯然众人矣 。哎,咱也别老拿孩子说事,你如若摊上这么个老爸,也只能由命了!只是可惜了仲永那孩子!
俺倒也附庸风雅,与琴书画无缘,硬是和棋搭上个边,说到玩棋的,以前有个吴神童,有幸碰到段执政,渡洋学弈,后竟自独步天下;又有个高丽神童李,入曹府深造,数十年也无人能敌 。此二人,不可不谓天才!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他们执着、他们进取、他们拚搏、他们坚持不懈,---总之,他们成功了,你说他们是天才也就不为过,因为他们以前确是神童!好脑壳,爹妈给的,打小又不让咱混吃混喝,见天叫咱黑的白的,直弄得咱是天才咱怕谁!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然则却也知晓神童若干,终未进身天才,个中原委,莫衷一是,余生也愚,不明就里,乞明者明示!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二)
今天,我坐在桌前一遍又一遍地背着《伤仲永》这篇古文 。背着,背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不教育他继续好好学习,以致他的才华也就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跟仲永前途不同的神童 。像我国着名的戏剧活动家田汉,小时聪颖过人,尤善吟诗联对 。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曾书一句上联“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 。田汉11岁时,见之挥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 。”田汉后来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他超人的才华,当然跟他平常刻苦发奋是分不开的 。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说明人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 。
然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却也有被钱财或虚荣心迷了心窍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一味地给孩子加作业,加压力,以致孩子整天头昏眼花,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以后孩子一看到作业题,一提到学习,就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恐惧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