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仲永有感600字( 二 )


学完了《伤仲永》一课,我不禁对方仲永感到惋惜,本来天资聪慧,若后天有良好的教育,加以努力学习,有可能宋朝又有一位文学大家,甚至有可能与当时的王安石、苏轼相提并论,却因父亲贪利、短见,“不使学”,而使其成为泛泛之辈,大浪淘沙,被埋没在历史的沙滩上 。
方仲永后天没有学习,从天才变成庸人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从笨蛋变成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三四岁时还不大会说话,有点迟钝,上学后,还笨手笨脚的,经常想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经常受到嘲笑 。接下来爱因斯坦醉心于几何学,忘了游戏,忘了同伴,完全沉浸在研究数学定理并自己证明的世界里 。上了大学后,他热衷于物理学 。他毕业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得到一份工作 。爱因斯坦除了工作,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物理学问题的思考、研究与证明上 。他出门时,口袋里总会有几张纸和一支笔,因为他散步时也在思考,这样以便于及时地将他想到的一些思路记录下来 。爱因斯坦26岁时,他发现了“相对论”,后来又相继有了许多研究成果,使他成为世界物理学史上一个伟大、重要的人物 。
正如高尔基所言:“天才出于勤奋 。”方仲永虽为神童,但后天没有学习,()未加以磨练,身上的光环便渐渐暗淡,直至“泯为众人”,而那些不是天才、神童的人,如若不学习,那就更糟了 。所以,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就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天资有多么聪慧,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否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读伤仲永有感600字(三)
我,一个爱幻想的女孩 。以前,我总会幻想:如果自己是一个IQ200的人那该有多好啊 。
那样的话,我就不用一般的人那样乖乖地坐在教室,认真地听课 。我可以疯狂地玩耍,不用理会那些烦人的公式,语法,单词,轻而易举地考到别人梦寐以求的第一名,享受着“天才少女”带来的荣誉 。老师会像是捧着水晶一般小心翼翼地关爱我,我会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称赞 。
然而,学完《伤仲永》这一古文,我理解“天才”的真正含义 。
仲永出生于一个“世隶耕”的家庭,他没有见过笔,也没有看过书,却可以提笔作诗,出口成章,他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可,这样一个大天才落得结果居然是“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悲 。
仲永的悲剧一方面是他父亲贪图利益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的因素造就的 。如果他一心向学,那么他父亲“不使学”的做法也阻挡不了他 。相反,如果他不想学习,那么他父亲的“不使学”,乡亲们的“以钱币乞之”,就是他不学的最好借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