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读《爱的教育》有感(一)
《爱的教育》这是个说着容易写着困难的书,它是用日记形式写的 。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给学生的一个无微不至的微笑,给学生的一句鼓励的话都叫爱 。
在老师父母的口中说出来这些话很容易,但是孩子们却非常渴望得到,为什么孩子会时常放弃,就是缺少老师家长的鼓励,只要得到鼓励就会发奋研究学习,很难做到的事也会变的很容易 。通过安利柯的亲生体验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不犯错误,改正这些错误很容易又很难,只要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励,这种鼓励就是爱!
这本书会叫我们把爱献给需要的人,家长们鼓励孩子,孩子们互相安慰都是会使用爱,这是爱就会变得有形!

读《爱的教育》有感(二)
何谓”爱的教育“?这个问题是值得教育者思考的,寒假我再次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又进一步悟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
《爱的教育》风靡世界,历久弥新 。作者是意大利着名儿童学家德·亚米契斯 。本书讲的是一个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故事,还有同学们的祝福,老师的三言两语和父母的给予与祝福 。还有一则则美好又真实的每月故事 。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的事物,就能体现出作者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 。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 。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 。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 。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 。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设置着密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
记得周国平的散文中曾提到过爱的反义词是冷漠,而非其他,感受颇深 。对于他人的冷暖、甘苦,乃至生命价值的冷漠,可谓一种令人恐怖的恶疾 。而更让人害怕的是它的传播范围是以人类社会为基础的 。免疫力稍差,即被感染,而我们的孩子恰恰是最最易感的人群 。这样的病菌一旦侵害了他们的灵魂,再要根除,绝非易事 。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大意是说一位小学教师在班里搞调查——如果你发现路边躺着一只受伤的小狗,会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竟回答用车轧死它,把它踩死……令人不寒而栗!思之,警之,省之,教育之艰,任务之重,不言而喻 。作为教育者,拒绝冷漠,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受教者、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就让我们怀揣朴素的关爱,把心中的这口水井带给沙漠中行走的孩子,带去安全和保障,更带去灵魂的浸润和生命的水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