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读后感( 二 )
海伦自幼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盲人基金会 。考取大学后,她就一直在为创建基金会奔波,在她的生命里最美好的就是助人 。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 。我没有她那么惊人的意志,没有她那拼搏到底的精神,也没有她那美好的憧憬 。在我身上,更多的是独身子女的缺点:怕苦、怕累、碰到困难总想躲避 。读了《海伦凯勒传》,我完全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世界给我的是无比的震撼 。我,不,不止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向海伦凯勒学习,学习她那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
海伦凯勒读后感(四)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鼎鼎大名,弟弟也曾买过一本 。放在家中许久,可惜我对炒的火热的东西没太大兴趣,从未想过去翻看一下 。可是看到她的自传,我却产生了好奇心,她是怎样从一个又盲又聋的残障孩子成长为一个人类历史上首个拿到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呢?
她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才能完成哈佛大学克里夫学院的学业,又是以怎样的坚毅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呢?
在她19个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和疾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 。从此,她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幸,在她7岁的时候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从此与她一路相伴 。可以说,没有莎莉文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海伦凯勒 。因此,我更注重的是她的自传中莎莉文老师写的几份关于海伦的学习报告 。
莎莉文老师最初见到的小海伦凯勒,自私、性情暴躁、没有教养 。她付出极大的耐心,爱心,用在手心写字的方式开始了海伦的学习之路 。但是,只凭着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抽象概念还是无法理解,比如说水 。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描述中都有关于终于理解“水”这一词的描述 。--她们来到井边,刚好有人在打水,于是莎莉文老师握住她的手放在井里缓缓压出来的水中,海伦感觉到水在手中流动的感觉,那一刻她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水”.这种理解和发现对她来说无异于用另一种方式重见世界,因此,海伦对学习的热情极大增加了 。
但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在她12岁的时候她自己构想了一个故事,莎莉文老师鼓励她写下来 。她写下来并寄给了一位她极为尊重的人 。后来这个故事发表了,在这时却被发现跟另一个作家的作品几乎一样,小小年纪的她背上了抄袭的罪名 。除了莎莉文老师没有人理解她和相信她,她陷入了极度自卑和怀疑自己的情绪中 。甚至她不敢再动笔,因为她每写了什么都在怀疑和担心有没有和别人写的一样,会不会又被人怀疑抄袭别人 。幸好莎莉文老师不断的鼓励她,她终于走出了心理的阴霾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