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600字( 三 )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 。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 , 在买假文凭之前 , 他也问问良心 , 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 , 要看报条 , 丈人是商人 , 要看契据 。”以他自己的口气 , 就是“说了谎话 , 还要讲良心 。”说谎就说谎嘛 , 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既然讲良心 , 就干脆别买学位了 。既然都不讲良心了 , 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 , 两头不着岸 。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 , 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 。也许从第— , 圈“围城”建立时 , 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 , 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 。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 , 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 。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 , 买文凭时 , 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耀门楣;买了文凭 , 又觉得有损道德 。
世道的艰险 , 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 。他们尝试去改变 , 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 , 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 。熟不知道 , 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 。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 , 真实的社会环境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