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一)
我们的童年如一首精彩的诗、一支欢快的歌、一幅彩色的画 。萧红的童年却有如一首枯燥的诗、一支低沉的歌、一幅黑色的画 。
萧红从小饱受父母的冷眼、祖母的打骂 , 一个几乎没有爱的童年伴随她成长 。唯有和蔼可亲的祖父让她尝到一点爱的滋味 , 他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撒向萧红日渐灰暗的心灵 。
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大多有着幸福的童年 , 令我们回味一生 。然而 , 萧红的童年是永远令她害怕的噩梦 。
春天 , 萧红却只能坐在自家门前看着过往买卖的人们 。夏天 , 萧红只能蜷缩在墙角听蛐蛐无聊的鸣叫 。秋天 , 萧红只能在麦地里帮大人收割麦子 。冬天 , 萧红能躲在自家的火炕上瑟瑟发抖 , 因为她的大地都已被冻裂了 。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 , 她才十二岁 , 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 , 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 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 , 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 , 尽心尽力地做事 , 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 。在人们眼里 , 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 。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 , 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 , 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 , 使了那么大的劲 , 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与其说团圆媳妇的死是被吓的 , 还不如说她的死是被封建社会害的 。
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 , 乌云蔽日 , 见不得半点阳光 。在这里 , 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 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 为了死去而死去 。
村子里面 , 只有灰色的街道 , 灰色的人生 , 灰色的社会 。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 , 乌云蔽日 , 没有半点色彩 。这里的村民 , 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 , 生的普普通通 , 死的平平淡淡 , 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 , 缺少了些什么 。
呼兰河和南方城市 , 比如深圳、广州、海南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每年的庙会和拜神会 , 就是一个典型了 。萧红的《呼兰河传》把它描写得十分真切 , 仿佛亲身体会到那里的寒冷 。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萧红有一位亲戚 , 名叫有二伯 , 他似乎是没有名字的 , 而名字 , 就叫有二伯 。有二伯总是把"这个"说出"介个".

推荐阅读